經驗分享

范珮芝-考取106年地方特考(雲嘉區)三等新聞

文 / 范珮芝

一、背景

台大政治系畢業,台大歷史學研究所畢業,曾有短暫待過公部門的經驗,以及待在美國一年的經驗。準備考試前沒有任何傳播相關基礎。我是兼職準備(平日一天工作五小時),且只針對高考,但於地特前三週辭職,專心準備考試,總計國考生涯快兩年。

二、考試歷程

我是105年過完年後開始投入國考準備,同時報名補習班面授,但我一開始準備時欠缺覺悟,加上目標放在明年高考覺得還很久,故並沒有非常認真。

暑期班傳理與電媒上完之後,我便著手開始整理筆記。我原先企盼著透過地特分區考試的優勢,看能不能一舉在地特上榜,結果這一年的地特竟然三等只有台北市開一個缺!除了原先整理筆記的進度外,同時上新聞學、公關與國關三門課,還要整理終極筆記與讀書會討論,當時的我完全是忙翻了,因此再度把地特改成輕鬆練筆心態,目標維持明年高考。

課程都結束且各科筆記整理到一個段落後,大約三月下旬開始狂寫考古題的日子,因為還有上班,一天大概只能寫個四五題,也沒時間重寫或回去看寫得怎樣。我還記得當時寫到手痛到不行,也是貼著痠痛貼布硬寫。我一直寫到五月最後一天,然後六月第一周整理一下時事後,就開始狂背自己消化過的資料以及複習考古題。但我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導致我六月焦躁不安,影響到考試表現。我第一科國文的公文寫錯,下午的傳理也考的非常難,讓我考完第一天就回家放聲大哭,對自己考場表現失誤非常在意。在極度負面又不穩定的情緒下,果不其然沒有考上。

高考放榜難過了一天後,決定好好準備年底的地特。我重新反省了自己高考準備的不足,之前因為考前時間不夠都在讀專業科目,所以共同科目分數差強人意,至於新聞學從未及格,也令我相當苦惱,我決定針對這些弱項好好加強。

當時離地特還有兩個月,我用一個月把新的高考題目以及先前還沒寫、寫不好的題目再寫過,同時重新整理要背的精華資料。我也提了離職,打算考前三週全職準備。考前一個月除了掌握重要時事發展外,就是狂背資料,我把各個主題關鍵字以及任何必須背熟的材料(如法條、漂亮句子等)寫在一個小筆記本上狂背(一定要不斷複習,確保東西要用時立即可以一字不差的噴出來),同時也有再複習先前整理的筆記以及考古題。此外,我也針對考前的猜題做計時練習,確保自己一題可以在20~25分鐘內寫完。當時每天過著機器人般的生活,一天讀書近12個小時,每半小時起來走動伸展筋骨,中間吃飯休息一小時,可以說是相當緊繃。

此外最重要的仍在調整心態,我要求自己這次考試要做到全力以赴、問心無愧的程度。我製作了一張寫上自己名字的榜單,還在書桌牆壁寫上[爬都要把這段日子給爬完]等勵志話語。由於考試考的是平日累積加上臨場反應,太緊張反而無法發揮實力。因此我告訴自己不要胡思亂想,保持輕鬆正向的心態,專注當下解題,考完試後也不要一直想考場的失誤。因此即便仍會因為難的題目感到驚愕傻眼,卻很快就可以冷靜下來思考該如何下筆。

三、準備方法

(一)心態

心態絕對是國考的關鍵!國考是個相當競爭的考試,你既然都已踏入國考不歸路了,就要抱持著我一定要考上的心態應考,你如果想法不堅決,我敢說你這樣的心態真的完全無法與他人競爭的。為什麼說心態決定一切? 因為你有堅決的心態後,你自然地就會不顧一切的朝向目標前進。所以先奠定心態,有了心態,你就會有動力好好實踐自己的計畫。

心態還有另一個方面,就是要維持著正向且輕鬆的心態應試。準備考試久了,除了焦慮、壓力大之外,還會逐漸喪失自信心,也會因為社交過少產生各種負面思考與情緒。我去年高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不僅睡也睡不好,身體產生各種毛病,考試時患得患失也影響最終表現。因此我考地特時雖然也非常想考上,但調整心態後,不知不覺會反應在臨場反應上,也讓我這次得以錄取。因此,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是每位國考生重要功課。

(二)時事整理

在準備考試期間,我每天花大約一小時看新聞並整理時事,我會採用複製貼上或者自己摘要新聞/評論的精華到一個文件檔案,這個檔案有許多主題分類(如新聞倫理、有線電視、NCC新政策等等),然後內容則是依照時序排列,大概累積到三周或一個月後,再重新整理時事到筆記以及要狂背的小筆記本上(這是因為時事發展,要經過一段時間脈絡會更清楚)。整理時事的方法僅供參考,大家可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就好。

至於主流媒體我主要看中央社新聞、聯合新聞網、四大報評論,網路媒體看數位時代、INSIDE、動腦、報導者、端傳媒、風傳媒,粉絲專頁看戴然傳播教室、媒觀、媒改、新媒體研究所、媒體人小圈圈等,另外還有黃哲斌的文章,然後每隔兩三天看一下NCC網站。

必須要特別提醒的是,蒐集的時事有時未必直接與所學有連接,有些新聞可以做為某理論的案例,譬如搶購衛生紙這件事就可以當作媒體大效果的案例,而這次地特新聞學考專題/深入報導,有看端傳媒或報導者的都可以信手拈來。蒐集時事真正的要訣在於鍛鍊自己的敏感度,使自己看到新聞可以立即聯想到能用在什麼地方。

考前三個月開始要務必密切注意重大時事走向,什麼是重大時事?除了傳播產業重大事項、政府相關政策外,引起社會關注的,很多人都在討論的,你一定要相當留意。今年年底要選舉,選舉一向就是熱點,就算沒直接出題,也可以成為很好的案例。

(三)共同科目

1.國文

書單: 林嵩《讀實力 國文完全攻略》、人物錦囊、論點錦囊

(1)作文

平時閱讀上述材料、書中的範文以及新聞看到的勵志案例後,把名言佳句以及事例依照主題分門別類(如: 清廉、堅持、責任、勤奮努力等)整理在一個文件檔,然後利用零碎時間將材料記熟。作文每週練習一篇,考前提高頻率至每週兩篇甚至三篇,確保自己可以在時間內寫完四面。

作文架構大致為: 第一段破題或談論主題的重要性,第二段第三段針對主題的特定面向論述並舉例,第四段引導至擔任公務員應該如何達到,或者繼續延伸主題的面向,第五段結論。

(2)公文

公文首先去看青草茶的部落格,背熟基本格式後每週練習一篇,同樣在考前頻率拉到每週二至三篇,篇幅大約兩面,自己寫好的考古題公文我會去看林嵩那本書的範例,以及夏老師的部落格參考對照,然後考前針對公文的辦法部分背熟常用字句,其他內容就臨場發揮。

(3)測驗題

只練習考古題,沒有多做準備。

2.法英

(1)憲法與法緒

書單: 錢世傑 《圖解憲法》、 《圖解法學緒論》、陳治宇 《法學緒論》

憲法法緒出的越來越難,加上新聞行政考生接觸到的法規相對較少,所以這一部分其實令我相當頭痛!在零基礎時看了錢世傑兩本書,真正開始寫考古題時發現那兩本完全不夠用,因此後來又找了陳治宇法緒來讀。這科主要是狂寫考古題,然後考前針對考古題錯的部分狂背法規,並找新出的釋字,但實際考試時仍然覺得準備不足,只能說應付這一科真的要多祈求神明保佑。

(2)英文

新聞行政考生有兩科專業科目都是英文,就沒特別準備這一塊。

(四)專業科目

1.傳播理論(含電媒)

傳理書單: 補習班講義;圖解傳播理論(新手專用);翁媽;林東泰;McQuail;Tankard等著,羅世宏譯《傳播理論: 起源、方法與應用》;張錦華《傳播批判理論》與《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Christian Fuchs著,羅世宏譯《社群媒體批判理論》等,以及各類期刊論文

傳理是個學術味較重的科目,補習班教材很大一部分是以研究所為方向,所以整理筆記時自己要懂得取捨。我的筆記是以SMCRE加上質性研究為基本架構下去整理的,以補習班講義為基礎,再透過書單以及學術期刊補足上課不足的部分(但不要對期刊論文鑽研太深,你不是要做學術研究),同時也透過時事蒐集傳理應用案例。

必須要特別強調的是,由於傳理至今面臨了轉捩點,隨著新媒體發展,理論可能已經不再適用或是反而強化。因此務必做到針對各種理論,除了思考在新媒體發展脈絡下適用/不適用、強化/弱化外,還要進一步能論述原因,並舉出適當的例子。

批判理論也是另一要點,北美效果論人人都會寫,但批判理論要寫得好,你使用的概念詞彙必須足夠精煉,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你最好要吸收學者文章的精華應用到試題上,讓改題老師覺得你跟他是一國的。如果能有馬克思主義以及傅柯等後現代理論基礎,準備這一塊會更得心應手。

電媒書單: 補習班講義;彭芸,《NCC與媒介政策: 公共利益、規管哲學與實務》;劉幼琍,《大數據與未來傳播》與《OTT TV的創新服務、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

電媒其實主要的參考資料都是網路文章評論以及時事發展,且通常考題都會跟時事有關,所以考前要密切掌握重要傳播時事,據此針對特定領域加強。至於新媒體科技、社群媒體則透過考古題以及時事掌握可能的出題方向,譬如今年要選舉,加上最近熱議臉書變微博,所以新媒體與政治這一塊一定要準備起來,並蒐集重要案例,思考與傳理的關係。

2. 新聞學(含傳播法規)

書單: 補習班講義;彭家發新聞學;圖解新聞學(新手專用);彭芸,《21世紀新聞學與新聞學研究》; 鈕則勳等,《傳播倫理與法規》;黃浩榮,《公共新聞學:審議民主的觀點》;阿孝札記(公民新聞相關,必看);各類期刊論文與網路文章

新聞學是我最感到苦手的一科,我前三次考試都沒及格過,雖然有耳聞新聞學一向改分嚴苛,但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於是我這次下定決心好好準備,因此雖然這次題目很難,但改分反而寬鬆,讓我有幸拿了九十幾分。

我對新聞學的最重要建議就是: 你不是要在特定主題題目拿下滿分,而是要把目標放在,不管考題怎麼考,你都要能得到六成以上的基本分數。每個考生都知道新媒體、假新聞等主題是熱點,但考試反而考了冷僻的新聞史。事實上因為民進黨執政,所以我還有特別準備黨外雜誌的解釋名詞,雖然沒考出來,但我只是要提醒你,新聞學就是什麼都有可能會考的一科,一定要廣泛的涉獵。不管是很古典的題目,還是重大時事衍伸,或是當前趨勢與未來發展,只要你能多加觀察,多留意其他人可能疏忽的細節,千萬不要抱持著哪個東西應該不會考的想法,你就可能勝出。

至於法規方面,我沒準備普考,所以我的心得可能不適用傳播法規那一科。我的經驗是,高考法規題目也多半跟時事有關,所以也是分析考前的趨勢後針對特定主題加強。我背法條的方式則是將法條拆解成幾個部分,各段背熟後再串起來並不斷複習。

3. 民意與公關

民意書單: 鄭貞銘,《民意與民意測驗》;王石番,《民意理論與實務》; Herbert Asher,《解讀民意調查》;各類期刊論文與網路文章

民意是個參考書不堪用,不知道要讀什麼,然後考古題漸漸失去價值的一科。從去年考試可以觀之,考古題常見的那些題目應該都不會再考了,此未必不是好事,因為題目更加靈活,代表更能區分出程度。民意大致上分成民意相關概念與理論、民調與民調報導、網路民意等部分,整理完筆記之後,要多加留意與民意相關的新聞、選舉民調新聞以及網路民意的相關資料。然後因為快要選舉,一定會陸續開始出現民調報導,以及質疑民調過程有問題的相關新聞,以及未來事件交易所等網路民調和大數據分析,這些都要透過平時時事整理做好準備。

公關書單: 補習班講義;圖解民意與公共關係(新手專用);孫秀蕙,《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鄭自隆,《公共關係:策略與管理》;吳宜蓁,《危機傳播 — 公共關係與語藝觀點的理論與實證》;孫秀蕙等,《公關大有為》;倪炎元,《公關政治學》(個人很愛這本,推薦);卜正珉,《公共關係:政府公共議題決策管理》;徐健麟,《這些,憑什麼爆紅!》與《就是要玩創意─公關達人行銷術大公開》;各類期刊論文、政府委託研究報告與網路文章

由於我是學理論的科系出身,對於公關這種實務導向的科目一開始摸不著頭緒,才會讀了一堆書,大家可以自己斟酌個人條件,因為書的內容很多都大同小異。公關這一科,非常建議各位等傳播理論有一定基礎後再來準備,我自己把公關理解成傳理的應用,只要你傳理夠熟能夠信手拈來,你的公關就可以事半功倍。

近幾年來公關都不太考理論,新媒體、社群媒體也並非每年都出現,反倒是危機傳播與時事議題幾乎變成必考,因此同樣的,要在考前幾個月觀察重大時事議題,然後據此準備好議題的各個面向,包含議題本身來龍去脈、利益關係人、民意趨勢、政府目前政策與立場、媒體策略與溝通策略等。至於危機傳播則要注意重大時事,以及舉例的差異化,勿舉一些老師可能已經看到膩的個案。此外針對新媒體、政策行銷方面要記得多舉例,不要過多的空洞論述,如北市府先前製作[奔跑吧台北]遊戲宣傳政績,就是很好的案例,地特則是針對地方政府蒐集案例。

4.國傳與國際現勢

國傳書單: 補習班講義;唐士哲、魏玓,《國際傳播:全球視野與地方策略》;李明賢,《國際傳播與全球媒介Q&A》;卜正珉《公眾外交:軟性國力,理論與策略》; 梁偉芊,《國際傳播與國際現勢95–100公職人員(高普特)歷屆試題精解》;各類期刊論文

我自己感覺國傳這科是傳理、電媒、新聞、公關以及傳媒時事的國際面向總和,因此大略分成國傳理論、國際傳媒規範與治理、跨文化影視、國際廣電與新聞、國際宣傳(含公共外交、軟實力)等主題整理筆記,並蒐集各類案例,針對重大國際傳播時事除了解外也要深度分析。國傳老掉牙的題目(如NWICO、全球化、依賴理論/文化帝國主義等)一定要好好把握,近幾年也很愛考軟實力與公共外交,並試著從舉例建立與他人差異化的風格。

國際現勢書單: 補習班講義;張亞中等,《國際關係總論》;劉必榮國際新聞評論;各種外文媒體與智庫評論

國際現勢我也是依照前述整理時事的方式,依照各國作為主題,底下有小分類來整理(如美國,底下分類有外交國防政策、經貿政策、與各國關係等)。這一科的作答方式不外乎就是事件來龍去脈、各國的反應、以及你自己的分析評論(國關理論運用則並非必要,看題目),因此重要大事你要各種面向都加以掌握,我也非常建議考生一定要從中英文媒體以及智庫評論中擷取好的觀點。外文媒體實在太多,我就不特別推薦,這邊只講幾個比較常看的智庫評論: The Diplomat、CSIS、Brookings、CFR、Heritage Foundation、The National Interest等。

這一科我也沒寫太多考古題,因為過去的事都不太會再考了。我主要把心力都放在猜題上,例如去年底川普亞洲行,我的考猜就從過去的考古題方向,抓出川普亞洲行到各國做了些什麼事、其他國家的反應、對區域國家/我國的影響、對政治/經濟等面向影響等。

國際現勢考的一定是大家都會準備到的大事,所以要努力讓改卷老師發現,我知道的就是比別人詳盡且深入,我的分析觀點就是跟別人不一樣且獨到,那你就能獲得優勢。然後,別忘記重要名詞加上英文,展現出自己的細膩度還可以充版面。

5.新聞英文、英文

我個人感覺這兩科越出越難,我曾經準備過GRE跟托福,英文算是有點底子,但去年高考跟地特新英都寫到沒時間檢查。由於我的工作與英文相關,所以除了工作外,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準備英文,全職準備時一天大概碰英文一個多小時,因此個人可視自己的程度,調整英文在準備考試時的比重。

針對新英而言,每天看Taipei Times、經濟學人,以及在工作時看各類外文新聞還有智庫評論,另外,有時也會特別去看Taiwan Today,補充國內新聞的新聞詞彙。新聞英文應該盡量多加涉獵不同主題的新聞(如政治、法律、經貿、媒體、文化、環保、科技等),並據此整理不同主題的相關詞彙,此外當然還要特別注意國內外大事的英文新聞,記單字也要準備名詞解釋。除了各類主題單字之外,我也會針對常出現卻一直記不起來,以及好用或常見的單字片語加以抄錄,考前時利用零碎時間背誦。

除了看新聞外,以一週為單位還會練習考古題中譯英一篇、英譯中一篇,以及找一篇國內要聞練習中譯英,然後我會去找Taipei Times同樣主題的英文新聞對照,看自己用字是否還算正確。

此外我覺得張雁老師的新聞英文課程相當有幫助,老師找的文章以及整理的材料不僅可以準備新英,還可以跨足國際現勢使用。而且老師會用上課時間叫同學練習翻英,可以當作是有時間壓力下的模擬考試,回家作業老師也會仔細批改,因此大家要好好把握機會多加練習。

英文的涉獵範圍就不限於新英,而是可能無所不包。在方向的掌握上,需要特別留意當年度是否有圖書館管理、博物館管理、漁業行政等其他也有選試英文的類科,譬如我自己就有特別整理博物館以及圖書館相關單字,然而沒人能保證老師出題方向,所以英文一定要廣博涉獵各種主題。我特別建議考生除了我們本行媒體的相關單字外,一定要多加準備與[文化]相關的詞彙(文化類如節慶、本土/傳統文化、時下流行等等都算),考試真的特別愛考。去年地特應用文就考在地文化,我是高雄人,所以掰了一篇高雄鹽埕如何從沒落,重新藉由文創吸引產業與觀光。

英文應用文體例及正式書信用字我參考[經濟部國貿局經貿英文書信寫作範本],但這幾年都不限於書信,而是更加靈活。英文作文則採用固定架構,原則上段落第一句話topic sentence,再加以論述並舉例,考生可參考經濟學人的文章作範例,但格式不是重點,內容優劣才是關鍵。

四、考前準備與考試技巧

考前除了準備好重大時事、把先前還沒寫或寫很糟的考古題重寫(準備高考已寫了10年考古題)之外,就是整理小筆記本以及猜題。這個小筆記本跟先前上完補習班課整理的筆記不一樣,裡面是各科必須背熟的材料,包括關鍵字、考古題練習/其他材料上的漂亮好用句子、法條、案例等等,我在考高考跟地特時都會重頭開始整理這個小筆記本,目的是使它最符合當次考試的需求(這應該就是所謂的終極筆記?)這個小筆記本整理起來非常花時間,因為你要把各種材料濃縮在這本精華裡,然後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不斷複習,確保自己考場上可以立即一字不漏的噴出來。但為了避免遺漏,也會複習先前整理的筆記以及考古題練習等材料。我也有針對猜題計時練習,確保每題能在20~25分鐘內寫完。

考卷作答方式上,我知道很多人都會列點或是用小標,但其實我大多數的題目都是向寫作文一樣的段落式寫作,因為我從以前申論題都是這樣寫的(我只有公關比較常使用列點方式,都是看題目發揮),段落結構就像是英文作文一樣,第一句topic sentence,接下來論述並舉例,也沒有寫大綱習慣,審題完在腦海中架構,這樣比較省時間。而我的每題篇幅大概就是一題30行左右,且考試的字體也偏潦草,可見格式、字數多寡、字體都不重要,內容才是關鍵。

考試時快速寫完簡單、會寫的,多留一點時間思考難的題目怎麼架構,因為難的題目才是上榜關鍵。如果寫的很卡,或一時之間想不出來,先去寫別題,不要把時間全部花在一題上,並確保每一題篇幅不要落差太大。

五、拜拜

作為一個考生,內心時常處在焦慮不安狀態,加上考完之後只能聽天命,當然要透過拜神安撫自己內心,我還住在台北時,每個月都會去雙連站文昌宮拜拜,去嘉義考完試之後,也有再去嘉邑鎮南聖神宮以及嘉義城隍廟拜拜。如果你住高雄,我特別建議去鹽埕的文武聖殿拜拜,我拜完後當晚就做了我考上的夢,我覺得很神奇,因為我從未夢到上榜或落榜,但又耳聞夢是現實的相反,所以也並沒有想太多,沒想到真的錄取。拜拜主要目的在撫慰內心,不建議考生花太多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