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陳易-考取政大國傳(探花)

文 / 陳易

在考政大國際傳播(國傳)學位之前發現心得文真的不多,而且有上過戴然(DZ)的課的人應該都知道錄取發心得文這個不成文的傳統,今年很幸運錄取,和大家分享考試的整個過程。先講一下我的背景,普通東部國立大學外文系、多益900–5(差5分很幹)、畢業時班排32/45名(補印成績單時才發現的)、當過財經和遊戲翻譯。當時其實是想考公職才去上DZ的課,不過上完之後發現研究所也可以考,就決定既然要進新聞傳播界就玩大的,於是兩個都考。網路上學長姐分享的讀書方法千百種我就不多講了,總之找到適合自己的最重要,我的心得文就專注在國傳本身跟我自己的考試心得。

假如你是確定要報考國傳學程,「千萬要確定你有『三年內』英文檢定的成績證明」,還有準備好學業成績單,否則第二階段要交資料你會欲哭無淚。

成績總覽:
國際傳播學程-正3(分兩階說明)

一階
國文:70(15%,加權後10.5)
英文A:76(15%,加權後11.4)
國際傳播議題分析:84(20%,加權後16.8,很幸運加權最多的居然考最高)
筆試各科加權後總分:38.7 (10.5 + 11.4 + 16.8)
二階面試資格門檻:加權後筆試總分在28.05分以上

二階
面試:76.33(50%,加權後38.1650)
最後加權總分:76.8650(38.7 + 38.1650 = 76.8650)
最低錄取分數:76.6850(正4的分數,其實也只跟我差不到0.2分)

國傳的算法有點複雜,不過基本上就是把你的筆試3科成績各乘以後面的趴數,最後再加總起來,決定你有沒有拿到面試門票。接著,面試成績會在加權完後與筆試加權後成績相加,就會得到你的最後總分。

【考前準備】

◆找到定位
很多榜首學長學姊分享的心得文都google的到,但我覺得那些人實在太變態了,我想分享的是像我一樣─不上不下、不曉得自己是不是有機會鹹魚翻身。我覺得,就要看個人造化跟你能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報考國傳是我知道帳面上我的英文好像就比一般人好一點,但我當過翻譯、從以前就愛看美劇,全英文無字幕我也能看懂九成、英文口說、發音夠好可以嚇唬嚇唬一下二階面試的老師,所以準備考試時實際上英文的部分是我準備最少的,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的英文實力在哪。

心態建立
1. 國傳競爭者比一般學程少很多
這次政大報考一般學程總共有308人,取34名正取;
國際傳播只有19人,取12名進二階後,筆試50%+面試50%分數加權後取4名正取。

所以雖然要二階面試感覺很可怕,但實際上錄取機率相對高蠻多的,而且我記得考試當天至少兩個人缺考,直接變17取4耶!

2. 盡人事聽天命
保持平常心講起來很簡單但真的很難做到,我想分享我的經歷讓大家可以比較釋懷一些。其實我考下來也考了三次研究所考試(突然覺得這樣的心得是不是反而在誤人子弟QAQ):

第一次台、政直接刷掉,師大備4X,你不如不要備了
第二次台大通過筆試,但最後加權完分數沒過未錄取;政大連邊都搆不到,而且永遠忘不了中文考個啥小徐娘半老的由來
第三次政大國傳(第一次考)正3 / 一般學程備5;台大差1分進筆試;師大連備取都沒有

我的程度可以在第二次過台大筆試、第三次政大國傳正3,結果師大連備取都沒有,Are u kidding me? 然後今年台大也是差1分就有機會面試、政大一般學程差1分就是正取(正取128我127QQ)。我想表達的是,很多時候真的不是你努力不夠。如果你和我一樣會焦慮到爆炸甚至念不下書,You are not alone。重點是,你唯一能把握的也就只有你唸進去的書,而且我這次社會學唸超多、花500塊買了第五版厚到靠杯的《社會學與社會》,台大考試也都沒考出來,媽的已經過了退貨期限了。

作息安排
我沒辦法從早上起床後一路唸到晚上12點,所以我給自己的安排很明確─白天唸書,晚上休息─基本上就是早上9點左右起床,唸書到晚上6點,之後的時間正常打電動、打球等等。看到這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對於這段人生不會只有唸書、吃飯、睡覺感到很開心XD(但我覺得這還是有點不良示範,建議不念書可以聽聽Podcast、看新聞媒體補充時事,放鬆的同時又能增加你作答時的靈感跟材料)。不過蠻重要的是唸書時就真的100%認真唸,我是messenger、Line通知都關掉調成下線、FB也沒裝了;電腦上FB出現的絕大多數都是我訂閱的新聞媒體。

考試用品準備:

紙 :我一開始因為是準備國考,所以都拿國考的模擬試卷來寫考古題,但研究所的試卷比較大,所以後來都是統一用作筆記用的B4紙。

筆 :我是用Uni JETSTREAM SXN-1000搭配Uni Signo UMR-85E黑色筆芯。SXN-1000本身的筆芯即使用到0.5還是寫起來卡卡的而且筆跡不夠深的感覺,這兩個搭起來個人覺得這水出的剛好,阿斯。不過如果平常習慣其他Zebra、Uni-ball系列的其實我覺得都好,拿起來、寫起來順手最重要。

尺 :對,準備一把尺,最好是準備超級素的,不然因為尺被扣分還是取消資格不要怪我(我自己在挑時也是怕爆)。我比人家少的除了念書時間,還有寫字速度QAQ,所以我不會寫滿試卷的一整行,而是把練習考古題時在B4筆記紙一行完整的長度寫到試卷上,差不多是試卷的頭尾留個一、兩指幅左右。基本的作答量是1分1行,例如25分就寫25行,可是實際考試試卷上是從頭寫到尾,很難像平常練習時去抓作答的行數,所以我會先在響鈴後進去的五分鐘等待時間用尺量一行的高度(也不要做的太明顯,若有後果請自行承擔),假如一行是0.7公分,那你就知道十行是7公分、二十行是14公分。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1、先劃好你作答的Layout(題號),因為不見得第一題就有靈感,要先寫你會寫的。Layout出來你就不用一行一行慢慢數而可以放心地從第2第3第4題給他寫下去。不誇張我第一次考試真的因為數作答的行數弄得我心情超亂

2、在考試時也會有熟悉的作答感,知道要抓多少作答量

3、不用寫那麼多字XD,像我覺得幾句話能夠解釋清楚為什麼要再多寫字就只為了滿足筆墨分數,而且我手速又靠盃慢。事後諸葛來看其實1分1行是可以再打個8折,而且我還沒把試卷的一整行寫滿耶XDDD(Again,不良示範不建議仿效,除非你的手速比我還慢)

其他就視個人需要,像我有再多準備一支備用筆跟立可帶。

筆試題目準備
雖然國傳是全英文的碩士課程,但我直到打開考卷那一刻才發現─國文跟英文A都是共同科目!(還是只有我到現在才知道QAQ)也就是說,他不會像一般學程明明考中/英文能力卻又要應付可能跟傳播有關的題目,壓力小蠻多的。然後先講一個最大的重點:「看題目要看仔細」

♦ 國文
國文的範圍非常廣,但作文以外的分數只佔了20分,而作文的部分,寫申論題本來就是在寫作文,那既然平常都在寫申論了,何必另外再練習作文?所以我自己的準備方式是在日常練習考古題或生活中盡量找出適合的成語及用語,套在申論中用。超巧的是,前陣子才跟閃光討論到“山雨欲來”,國文填空第一題就問XX欲來風滿樓,真的太扯我在試場差點笑出聲。作文第一題「多元觀點的共融與共榮」我偷了一點傳播的東西來寫,先說後真相時代的來臨、社群媒體怎麼造成人們的極化使得大家難以傾聽彼此,再提出該如何解套進而達到容納多元觀點的境界。第二題「選擇自己的園地來耕種」就真的是靠你各位自己的人生經歷跟養分了,不過仔細看你會發現題目很「循循善誘」,先問你怎麼理解「耕種自己園地」這句話,再問你選擇了什麼「園地」、有什麼考量、未來如何「耕種自己園地」……所以不論再緊張,「看題目要看仔細」,這麼多問題回答完也差不多了。

唯一我覺得蠻重要的,就是怎麼看分數抓「作答量」。兩篇題目皆文長不限,但你寫太短或寫太長都不好,所以我覺得能夠練習的就是去看分數來調整自己要給的資訊含量;哪些東西要詳細解釋、哪些則是講重點帶過就好。「取捨」我認為是國文這科最難以拿捏的地方,不過同樣地平常寫考古題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所以在寫考古題時就要有意識得鍛鍊自己的寫作表達能力、去檢視一段話前後調動或甚至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夠帶出怎麼樣不同的語氣,並在每次考古題練習中嘗試,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傳達你的意思。

♦ 英文A
英文A有個地方特別要留意─選擇題佔了70%。這代表你不需要絞盡腦汁、搜索枯腸,煩惱怎麼用英文寫出優美的字句,就能夠輕鬆拿到這些分數。所以這一科選擇題我反而覺得可以花多一點時間,因為你只要答對一題,就是穩穩的2分入袋。像我錯了6題,如果這6題我都拿就直接從76+12變88分了!不過這個也是要靠平時累積,字彙個人覺得比一般多益考試難。

字彙量的部分我平時是看美劇、歐美媒體之類的來增加(我無法對著單字本背單字)。推薦大家免費的可以看BBC、CNN、NYT中文版(有雙語版本就不用再額外訂閱)。由於英文範圍也是不可知,建議要養成閱讀和分析英文文章、報導的習慣、看到一些奇妙的用法、名詞、動詞就記下來(之前國會山莊暴動的報導裡面就用“zealots”形容那些陰謀論者,比起believers就顯得更有深度)。不過我想分享一個平常比較不會注意到的細節─你選的字典。假如你的準備時間還很充分的話,現在、RIGHT NOW就開始用「英英字典」。

我的建議是,先看過英英字典的解釋,真的看不懂再回頭比對英中字典,因為很多時候英中字典只是用一個單字或是相對應的翻譯就帶過,可是英文字的本身往往有更豐富的含意。習慣看英英字典後就比較不會出現台式英文,也會知道英文字詞慣用的搭配,對文法很有幫助,尤其在看英文報導時會出現很多奇形怪狀的字,英英字典會解釋的更深入,你就能夠理解為何報導中要選擇這個字。Cambridge Dictionary切換英英/英中很方便,可以多加利用。假如Cambridge看不懂或者真的無法用英文來理解一個字的話,可以再去看Collins或Merriam-Webster的解釋。噢對了還有Thesaurus同義字字典也是大推!我個人大部分用Thesaurus.com的Synonyms,在英文寫作覺得字彙不夠時超有幫助,也能幫助你分辨同義字中細微的不同,寫作用字會更精準。

作文的部分和國文一樣,平時就要去抓作答量跟字數,題目常常會限制在XX字內(或至少XX字)。我自己統計下來B4筆記紙一行寫滿平均是12、13字(看個人寫字大小會有出入,建議還是自己要再算過一遍),那假如限300字的題目,我就知道寫25行就差不多了。

♦ 國際傳播議題分析
這科的加權比國文跟英文要多5%,所以無論如何硬掰也要把它寫爆!DZ講義很棒的一點是每個理論都會寫出英文名字和學者名,相信大家不會只報考國傳學程,所以在準備傳播理論時一同背下來即可。學者名的部分不建議像中文申論裡只寫出姓氏,要把全名寫出來較符合英文的慣例(例如認知不和諧理論的學者要寫 “Leon” Festinger 而非只寫 Festinger、馴化理論的 “Roger” Silverstone)。理論中的專有名詞、變項也要記牢,考試時能夠寫出來老師就知道你真的有深入去看,而不是單純把看過的傳播理論從中文硬翻成英文。

今年第一題問你同不同意Netflix增加了文化多樣性,我是寫不同意,這個就見仁見智了。我寫說Netflix終究是一間營利的公司,它並不是為了增加文化多樣性才拍這麼多的在地化題材,而是為了從各個文化中擷取它能夠capitalize的部分。

第二題剛開始看真的有心頭一震嚇到的感覺,它列了8項概念然後要你從中選2個來解釋Hashtag的風潮跟這2個概念之間的關係,並 “Provide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discussions”(記得題目看清楚,這裡就很明確指示要你舉出實際例子)。我選了(a)Misinfo&disinfo還有(d)Digital literacy,細節怎麼寫我有點忘記了,但我記得就是寫假新聞猖獗跟資訊素養的關係,然後再用國會山莊的暴動(對不起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XD)來說明暴動者用#StopTheSteal煽動、集結社群媒體的使用者,那倘若一開始他們就具備資訊素養來辨識假新聞跟陰謀論就不至於釀成暴動。如果有機會再寫一遍我可能會選©Hegemony跟(e)Globalization,用#MeToo運動來說明父權體制下女性受性騷擾的情況因為全球化而得以獲得社群媒體上的響應。

第三題先提到現在閱聽人不是找新聞而是透過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讓新聞自己找上門,接著請你用 “relevant theoretical concepts”(表示你一定要套理論來解釋你的論點)討論這對社群媒體上的輿論和政治參與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已經忘記作答時我用的理論了,但基本款就是框架、議題設定、沉默螺旋,這幾個都蠻能夠作為論點的骨幹。後來想想我好像是用echo chamber跟極化來回答這題。

第四題則是要討論Deepfake的益處與壞處,接著是在心理、社會、政策層面的影響。這題蠻幸運是Deepfake是我有準備到的議題,只是當初真沒想過它能帶來什麼好處,所以我就寫Paul Walker在拍玩命關頭時車禍身亡,劇組透過這個技術才有辦法完成電影、壞處寫revenge pornography還有sextortion;心理、社會、政策面討論我記得最後時間不夠了,我就寫受害者的心理創傷、數位刺青、缺乏相應法規,還有婦女救援協會草擬法案要建立影片下架機制等。

在作答的當下我發現一個蠻有趣的現象,就是其實題目看似很長,但最重要的問題都是在最後面,所以我都是先看完最後面的問題(提出同意或不同意、舉例討論、引用理論解釋)再回頭看說明,不然前面鋪陳落落長,一個是看的心很累,再來也沒那麼多時間(也可能只有我沒那麼多時間嗚嗚)。

【準備上傳資料和面試】
建議假如考完試有把握進入二階,一考完就開始準備讀書計劃和自傳,因為公布名單到上傳截止時間「只有兩天」,還要寫全英文的。像我就是知道有面試資格才開始寫,那兩天我體會到什麼是腦部嚴重創傷。有在上DZ的課也記得好好利用(X)請教(O)老師,請老師看看怎麼寫最合適,但都不需要太長─自傳一頁A4內、讀書計劃兩頁A4內。我自己是去看國傳有哪些課可以修,搭配我未來職涯發展來培養技能,也做了個小圖放最前面:

這樣老師一看就知道我的讀書計劃的重點。除了讀書計劃外,還記得要交「英文成績證明」和「在校學業成績單」嗎?這件事我真的是超級幸運,因為我上次考多益是2016年的事,去年是閃光說想考陪她一起考我才有多益的成績證明,否則我真的沒注意到要有英文成績證明,沒先準備好就直接GG。總之最重要的是,一確定拿到面試資格,趕快去看有哪些資料要準備、要填的!

面試的部分同樣記得找DZ模擬面試,或請同學幫你做。我很懊悔一點是我就把面試當成去跟老師聊天,但聊得很糟(謝謝老師沒有給我很差的面試成績QAQ)。這裡我覺得有個小地方可以留意,就是老師基本上不認識你,他們提出的問題會受到你的自傳與讀書計劃的框架。所以,自傳跟讀書計劃在寫的同時,也是在提供老師線索來針對你的這些資料提出問題,準備也比較有方向。

【面試當天】
穿衣得體、端莊即可,不需要太正式,反而會讓老師跟自己都不自在。我是挑一件剪裁好看的休閒西裝配有點類似皮革的鞋(但我猜鞋子老師沒看到…),裡面衣服就是一般棉質T-shirt。叫到我的號碼後就是進會議室先和老師打招呼,比較讓我意外是三位都是女老師,所以原本要講Morning, Mrs. and Mses.就直接變成 Morning, Mses.。到位子後先問May I sit會比一屁股坐下去好一點(個人意見)。面試一開始就是簡單的一分鐘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結束後老師問我怎麼會對新聞傳播有興趣(因為我也是畢業好幾年才回來考),當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機,就說了準備公職考試過程接觸傳播理論讓我發現there’s more to it。事後回想起來我超關心紅色媒體、假新聞這些議題結果我都沒講,Kill me already。接下來老師請我分析俄國媒體與政府的關係,也是卡卡,到後面才比較講出我想講的論點。最後一題是老師問我我覺得怎麼樣才稱得上是記者、我又有什麼特質與記者吻合,我就說我很愛看書、吸收分享資訊,然後最重要的是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後面就是簡單的換我提問。老師都很友善所以就是思考清楚再堅定地回答就好了。

這裡有個小插曲,我是10點報到,雖然9點半就到附近,但我那天開車去所有停車場都爆滿!助教先打來問我我到哪裡,我就說我已經到附近了只是在找車位。最後沒辦法我就鋌而走險停在黃線上再狂奔過去,還好最後沒遲到。但就到提問階段我在思考時,其中一位老師就說:We do have parking space for our students 當下覺得好糗被老師笑了嗚嗚嗚。最後離開可以補一句have a good day,禮多不見怪。

【總結】
其實我也不算是特別準備國傳,比較像是把國傳當作英文版傳播研究所的考試,最重要的還是傳播理論的基礎、申論的邏輯、理論概念和實際生活中的連結、深入了解自己在乎或覺得可能會成為考題的議題。像我一直以國會山莊暴動為例就是因為我很好奇這整個事件的始末,還特別看了NYT拍的Visual Investigations(放在Youtube上免費的,可以增加奇怪的知識跟字彙XD);Deepfake也是我有興趣特別去看鏡週刊報導才知道現行法規的不足處,也才看到報導者提到婦女救援協會的草案,成為我作答的材料。

總之,理論要是能夠跟你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你就有辦法和其他人產生差異性。像我很愛心理學的東西,之前看過《快思慢想》後發現(我自己的解釋啦),人類避免認知不和諧是因為心智能量有限,而打破平常的認知就必須動用到消耗大量心智能量的系統二,大腦為節省能量才會容易傾向維持原本的認知。這樣在講認知不和諧理論時我也可以加入《快思慢想》的心得。在考試前我都一直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又或者中間感到很挫折,但我想再分享一個心理學的實驗來讓大家突破自我。

「人類不只會學習新事物,也會學習到放棄事物」在某個研究中,研究人員找了兩組大學生,把他們關到兩個一模一樣的房間並播放很大聲的音樂。兩個房間裡都設置了一個按鈕,其中一間按下去之後音樂就會停止,但另外一間的按鈕則是沒有用。研究人員放置Play了一段時間後再把他們互換,一樣也是播很吵的音樂,然而之前待在按鈕沒有作用那間的學生,連去按按鈕都省得去按了,但實際上他們是「能夠」切掉音樂的,然而他們的認知限制了他們的想法而學習到「放棄按按鈕」。

我想說的是,有時候你「覺得」自己辦不到,並不表示你「真的」辦不到。像國傳我也是抱著多考一組的心情,想不到就上了!最後我真的由衷感謝我爸媽的支持與諒解、閃光(即將成為未婚妻)為我不停地加油打氣、DZ優秀的教學,是他們成就了我。也謝謝看完心得文的各位,希望能夠對想準備國傳的朋友有幫助,有問題也歡迎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