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陳思妤-考取政大傳院、師大大傳所

文 / 陳思妤

一、前言與背景

圖文網頁版:https://reurl.cc/VD3vl6

應屆生,彰師國文系,有被申論題摧殘三年的經驗。

暑班準時補習,全程雲端上課,中間有推甄,但推甄全落榜(之後會提及)

我很早就很確定自己要讀研究所,但只是基於表面淺層的學歷需求。然而,上大學後,發現我的性格與志向,都並非國文系主要的教職或公務人員,因此回想到曾經的渴望,想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去探索,所以就開啟了傳播所的考研之路,而我的目標主要是北部的國立學校,因此中山、中正等學校就沒報考了~

二、成績  

📍 台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有進口試,落榜

中英文能力:59

社會學與新聞:54

口試:太低了不想說

📍 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正取15

中英文能力:73

傳播知識:65

📍 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正取6

大眾傳播理論:36

社會現象分析:53

傳播中英文能力:79

📍 陽明交通大學傳播所 

傳播理論:57

傳播英文:84

初試合格,放棄口試

三、時間進度

78月|乖乖聽課,建立基礎觀念

因疫情正盛,今年暑班一律都是雲端上課,因此很看個人自律性!

對我而言,效果跟實體上課沒什麼差別,但有人無法100%專注在影片上,所以未來的考生還是評估一下聽課習慣跟地點考量,畢竟像我在彰化讀書根本也無法去台北上課。新的戴晨老師一樣很認真,可以直接透過臉書私訊問問題,老師有時也會直接打messenger給你解答!

暑假進度很簡單,乖乖地專注在每一堂課(傳理+傳科),不急著整理筆記,主要是建立大方向的觀念。反倒我暑假花費最多時間與力氣的就是在「英文」,英文對考傳播所真的很重要,是可以拉分的關鍵!

大學若非讀外文系或維持英文的話,在暑假就必須趕緊把英文能力拉起來,雖然有報春班的新聞英文,但老師的教法很不適合我,所以我還是靠自己跟網路資源。因此基本上暑假我就是上課+讀英文,以及關注國內外的時事新聞,看國際新聞時一定是順便練英文閱讀!

9-11月|每周一問

在開學前,也就是傳理與傳科課程結束時就會有第一次的模考,我覺得第一次模考的意義在於,大學沒有寫過申論文考試的同學,可以體驗一下那種考試的氛圍,分數倒是其次,可以檢視自己在「限時」的情況下可以寫出什麼樣的申論答案,第一次模考我的成績普普,重要的是事後認真檢討,努力填補不足,例如我發現相較於傳理,我的傳科很不熟,警惕自己不要光讀理論,也要關注一下傳播時事和科技。

九月中來到了推甄季,如開頭所言,在老師鼓勵下我有嘗試推甄,也有些系所進到面試階段,但是全部落榜,心情有夠崩潰。在確定推甄全部落榜後,失望之際,哭個兩天就逼自己振作起來,畢竟準備推甄花了不少時間,深怕進度落後很多。

此時也開始組讀書會,因為我不是台北的面授學生,在彰化也很難找到夥伴,所以我的讀書會是以線上方式進行(反正疫情期間都已習慣線上)。讀書會成立的目的是在於督促自己每一周都要去找論文資料與時事分享,我的讀書會總共四人,根據老師每一周給的主題,例如OTT、公廣集團、數位匯流、數位轉型、假訊息等,去期刊論文網站搜尋近五年的論文,主要藉由閱讀不同的資料,厚實自己的答題庫,後面在寫考古題時,這些論文資料就是建立差異度的關鍵,否則完全只靠補習班講義的話,寫出來的內容會很匱乏,像我在閱讀論文時,主要是看使用了什麼理論,如果有課本之外,或是較新的理論,可以多加留意,以防教授真的出在題目上!論文作者的闡述也可以做為補習班講義的延伸,以及是否有舉一些國內外的研究案例或時事。

12-1月|考古題,在精不在多

12月即俗稱的考古題月。

老實說,考古題我只有寫老師每周安排的4題,所以我總共只寫了16題,相較於以前學長姐分享的幾十題份量,實在少了非常多。老師曾多次強調”study smart”,要多訓練自己審題的能力,翻開各校考古題,很多題目雖然論述不同,但其實背後要問的問題與考點是一樣的,所以我會大致把各校題目分類,也能觀察出各校出題偏重在哪一些單元。

我一題就可以花一整天寫,聽起來很誇張,但那是適合我的複習方式,加上我是個完美主義者,國文系對於字句的要求真的是逼死自己QAQ

通常我會先審題,先想一次可以用什麼理論切題,再從讀書會整理的論文資料,或者額外再去找其他論文,總之我大概要看三、四篇論文,才會完成一題申論題的答案,字斟句酌,這個方式可能有人覺得沒什麼效率,但我覺得,在閱讀論文與整理段落的時候,就是讓我的腦袋再次浸泡於理論裡面。

1-2月|閉關期

1月中的時候有第二次模考,為了模擬現場有旁人同時振筆疾書的氛圍,我選擇親自去台北補習班考試,也發現自己還是有「時間分配不均」的問題。考完模考後,回家閉關,這段時間就是「背」,但我常常盯著一堆資料,就開始恐懼會「背不完」,看到一整張的段落文字就會慌,因為我不擅長默背,尤其不擅長背句子,這些都只是個人讀書習慣不同。在閉關期,除了英文不間斷之外,我就是拿起一張A4白紙,再次把每周一問的主題作為心智圖,釐清思緒。

四、各科準備方式

【傳理&傳科】

如前所述,暑假的傳理課程,我基本上就是乖乖聽課,最重要的是「100%專注」,假設聽到一個段落有點迷茫時,就立刻回放,或是隨時向老師發問,一開始我想在每一堂課後做筆記整理,但是後來發現這種方法很散雜,所以傳播理論的整理我是等到「所有課上完」,再根據SMCRE分類(Source、Message、Channel、Receiver、Effect),先作簡單的複習與整理,將暑假的記憶找回,並自行作一些整合,例如:目標在台大新聞所的人,在讀質化「批判理論」、「傳播政治經濟學」、「文化」、「全球化」時,可以搭配「社會學」來結合;目標在交大傳播所的話,傳播所的傳理很大機率都是考那幾個重要的「傳播效果論」,很好抓題。

傳科上完課,我就沒再仔細認真翻過課本了,因為傳科的考古題都會配合時事考,例如:中天換照、OTT、5G、虛擬網紅、Deepfake、元宇宙等。傳科的準備,可利用每周讀書會的時事分享,定時關注國內外媒體產業的動態,並結合學者評論或讀者投書,整合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有力見解,以及針對傳播科技所帶來的問題爭議,提出具體、有建設性的「解方」,例如小玉的Deepfake換臉事件,就能直接聯想到傳播科技會帶來「隱私侵犯」、「社群平台跨國治理困境」、「假訊息」、「網路霸凌」、「網路性暴力」等,找出時事之所以發生的「根本起因」,看到題目就能立刻構想好架構了。

【新聞學】

新聞學要記的內容較少,我只大概留意了「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災難新聞」(太魯閣時事、疫情相關)、「八卦新聞」(如台大今年考的王力宏事件)、「誹謗」等重要觀念,並結合時事與傳播理論,有些重要的法條也可以背下來,加強論述的力量。

【搶救英文大作戰】

前面已提及,英文對傳播所考試很重要!非常重要!真的非常重要!我的英文能力不好說,多益才665,主因是英文聽力很爛,但讀寫能力還行,當年學測還有14級分呢 (呵),而各校成績出來後,每一所學校我的英文分數都比傳播專業科目高分,真是令人欣慰哈哈,所以這部分頗有心得😂 尤其台師我會正取根本是多虧英文吧…….

因大學荒廢英文好一段時間(心虛),起初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提升單字量與英文語感,先審視自己的英文老本有多少,再一步步規劃未來的讀書計畫。以我而言,先從高中7000單開始啃,同時搭配「LiveABC-CNN互動英語」雜誌,這本雜誌主要功能是跟隨時事,有很多新聞英文的單字或句子用法可以參考,文章都不算太長,負擔應該不會太重。聯合報的「紐時賞析」也是剛開始可以看的素材!(p.s 很多人會看的「研究所必考1000字」是A~Z方式排版,我個人看了很不舒服,Quizlet上面已有好心人上傳單字集,供參。)

從7月開始到9月這三個月,單字和語感逐漸抓回之後,我改看「FUNDAY 數位英語達人誌」,這本的優點是在於使用的單字與文法夠學術,也很多生難字詞可以學習,主題也會跟一些時事相關。也是在這時候開始看長篇外電報導,舉凡BBC、CNN、紐時中文網、The Diplomat等都是我會看的,最常看的是BBC與紐時中文網,尤其紐時中文網有中英文對照,許多單字與句子都是可以抄在筆記上當作例句的,甚至今年師大的英文題目就是從紐時出的,看到的時候只有「我看過!超爽!!」的心情可以形容!

此外,也針對各校英文出題方向做準備,題型以「英翻中」為大宗,其次是英文寫作(簡答或解釋名詞)。翻譯出題內容,台大多為新聞時事,政大時事或論文摘要皆有,交大傳播所則是傳播英文(論文摘要),我的目標比較偏向台政,所以每天看國外媒體報導是必備的,今年台大新聞所出的五個解釋名詞,只要是從暑假開始關注國際時事,應該都能準備到,例如Jimmy Lai(黎智英)或許有點冷門,但蘋果日報關門那段時間,這個人名就已不斷出現在報導中,所以目標在台大新聞所的同學,國際新聞或時事是一定要跟的!

至於交大傳播所的傳播英文,準備起來相對簡單,題型基本都是英翻中,我將一年份的「Journal of Communication」整理出來,一天翻譯一篇,剛開始挺痛苦的,因為這份期刊很多的理論本來就不在我的知識範圍中,更何況是要將它翻譯成中文,但這都是非常正常的,像今年交大傳播所的兩篇翻譯,其實核心概念我都是不懂的,但堅持翻到最後!不可以中途放棄!

英翻中是我的長項,手邊有廖柏森教授著的「新聞英文閱讀與翻譯技巧」、「英中新聞筆譯:編譯實務技巧與應用」,裡面有很多技巧與專業翻譯範例可以學習,是很實用的工具書。考試時,不管是新聞時事或論文摘要的翻譯,多少會遇到不會的單字,此時「不要慌張」,從上下文自行推敲字義,「不著痕跡」融入在翻譯的句子中,翻譯完之後,稍微讀一遍自己翻譯的句子是否流暢,而我沒有人可以幫忙批改,所以我通常會直接丟google翻譯或百度翻譯,近年來這些翻譯軟體已經進步很多,還是有參考價值的。(小撇步:練習考古時,善用OCR軟體直接將考卷轉成文字檔,手打很耗時)。

以我練習的份量累積來看,成效是滿可觀的,以台政一題文章的長度,我會計時20分鐘內翻譯完成,而在今年政大的題目偏簡單的狀況下,中英文這科我不僅完整寫完,甚至有時間可以檢查,考完當下是笑著出考場的。

【讀書時間】

考研時期我沒有將每一天或每一科的讀書時間精準紀錄,因為準備傳播的科目,資料是需要不斷延伸與擴充的,所以我一開始就意識到,在找論文或資料時就像一個無底洞,永遠無法將所有書本或論文嗑完,所以要以「任務制」代替「時間制」,與其規定自己坐在書桌前讀幾小時,將時程表排得滿滿的,不如留意自己「今天寫了幾題考古、背多少單字、讀了幾篇外電、哪個單元要完全KO」,如若每天都以這些為讀書標的,一天天的進步是可以明顯看出的,例如剛開始我讀一篇BBC可能要花費一小時,但到最後,一篇外電我大概花個20分鐘即可閱讀並理解完畢,那種感動是發自內心的歡喜!

我一整天的讀書時間,幾乎沒認真計算過,大概就6~8小時左右吧!甚至我是個「夜貓子」,只有在深夜或凌晨的時候,讀書才會越起勁,所以我經常是讀到早上6點才去睡覺(乖小孩不要亂學),只有考前一周因為考試時間,被迫調整作息,也要找出讓自己頭腦保持清醒的方法,像我是喝咖啡啦。

【考試的眉眉角角】

1.字體須端正、放大,像我字體的高度可以在答案卷的行上頂天立地XD

2.記得分段!不要寫得太爽而忘記!我自己是大概5~7行一段。

3.筆跟立可帶請多準備,我帶了5隻黑筆(0.5粗),4個立可帶,總不想浪費時間在替換補充帶上吧

4.考試通常在寒冷的冬天,記得穿保暖與帶暖暖包,防止身體出狀況。

5.我戴口罩寫申論題會寫到頭痛,我有準備一個「口罩支架」,比較透氣!

6.拿到考卷第一件事情,先審視全部的題目!看看是否有自己非常有把握的題目,就可以先下手!但同樣注意時間分配。

7.考試時間只有台師是一科90分鐘,其餘大多都是一科100分鐘。

8.務必提早一個半小時左右出門,以防塞車或花很多時間找考場。

9.放輕鬆,不會的題目還是盡量寫,自圓其說也是申論題拿分的關鍵喔!

10.相信自己,拿出氣場!

五、題外話-關於推甄

雖然起初我的主力都是放在筆試上,但我的在校成績其實還行 (系排8%),在老師鼓勵下我還是有嘗試推甄,交大傳播與傳科都有進到面試,不幸地,通通落榜。

我想說的是,研所推甄確實有名校血統之爭,或在校成績決定性較高,但以我的學校與在校成績,從最後結果來看,我都沒有因此「利多」。推甄落榜的原因我很清楚,就是缺乏傳播相關經歷或競賽,因此我認為目標在推甄的人,最好都能在資料上面充分展現對傳播的熱忱與經驗,人文或社科的研所並不是「校名」或「在校成績」決定一切,因此經歷與作品豐富的人若有符合推甄資格,就去推推看吧!前幾年也都不乏有私校推甄到好學校的。

沒推上真的也不要氣餒,推甄的名額本來就較少,況且推甄時所準備的資料或參考論文,依然可以當作筆試答題庫,例如台大的社會運動考題就與我當初準備的研究計劃有關,所以我能寫出題目要求的學者與書籍。

六、結語

準備考試一定會經歷所謂的「撞牆期」或「倦怠期」,尤其我在推甄全部落榜的時候,甚至懷疑我自己是否根本不適合這個領域,中途也幾次讀到掉淚過,例如整篇英文都看不懂時、想不到用什麼理論切題時、擔心自己比不上本科系或頂大學生時、獨自一人在彰化念書時、考不上就要去教師實習等,也將原本的目標(台、政、交)擴充,增加一間台師。每當讀書讀到迷茫時,就想想當初的報考動機吧,每個人的動機不盡相同,找出那個真正能讓你心甘情願坐在書桌前看書的念想吧~在行走的路上,千萬別忘了「心」在哪裡。

感謝大家看我如此落落長的心得,如果未來的考生有遇到任何準備上的問題,只要在我可以提供意見的範圍內,或是想找人聊聊,我都可抽空幫忙!

聯絡信箱:a0933976967@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