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揚-考取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交大傳播所、交大傳科所

文/ 王睿揚

【背景】

大一是政治系,後轉入韓文系,大三到韓國交換,雖然韓文的就業市場有很大的空缺,但我其實沒有很喜歡當翻譯啊什麼的,所以大四就到媒體公司實習,因此才有考研究所的想法,然後在網美朋友媺茹的推薦下報了補習班。

順道一題我只有一開始只有報傳理、傳科,之後加報了新聞學,沒有補任何一科英文 ;而我的目標學校是交大;我自認是個讀書不認真的人,所以其實我也沒有買任何一本課外書來看(就連翁媽的書我都沒買),唯一的教材只有戴然講義跟網路資源而已

【網路資源】

除了戴然傳播教室之外

國外新聞:CNN、BBC、New York Times。

論文: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資訊社會研究。

英文:中英對照讀新聞、紐時賞析。

專欄:思想坦克、Medium、關鍵新聞網。

推甄成績】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備取二

成績忘記了(後放棄)

考試成績】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 正取十

中英文能力(78)、傳播知識(55)   

總分(66.5)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正取(無排名)

傳播理論(88)、傳播英文(76)、面試(85)  

加權總分(334)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 正取(無排名)

傳播理論(79)、傳播英文(70)、面試(93.33) 

加權總分(335.66)

【備考過程】

春季班(4-6月)

一個禮拜一次的講座課,建立一些基模

密集上課月(7-8月)

一週四天的密集式上課,讓你感受補習班冷氣有多強,正好暑假也超熱,就坐在補習班裡面上課也是個省電費的方法XD

老師上課的邏輯很清晰,跟著戴然老師的步伐認真聽課、抄筆記,沒有別的偷吃步,要抄的筆記其重要程度因人而異,我是老師在寫黑板上的必抄,老師「說」出來的重點也會抄,因為畢竟自己不是傳播科系出身的,這方面就要比別人更努力地動手寫,去理解觀念。

但是我還是在這邊告解一下,我上課的時候還會滑手機看小說,真的超不認真的。

課程結束(9月)

這時候會有學長姐回來宣傳自己的所,建議大家如果對目標學校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聽聽看,甚至可以去參加活動(例如交大傳科的媒體講座、或傳播的講座);這時期的模擬考,可以看看自己暑假上課有多混,痾、是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新聞學開課(10月)

上新聞學的這個時段,最重要的莫過於「推甄」還有「組讀會」(我很感謝我的讀書會戰友,要不是他們俊延、采霓在我參加交大傳科的講座時跟我搭話,我怕我可能根本沒有一起激勵唸書的人,大感謝!)。

讀書會就是讀論文、找重點,其實只要照著老師「每週一問」的進度走就行了,多點論文的閱讀量其實是很不錯的,畢竟研究計畫也要閱讀大量期刊、論文,更何況以後進了研究所也是Papper看不完啊!

對推甄的建議是,只要在校成績沒有太差、有一點自己的作品集,對研究計畫有想法真的都可以去試試看(研究計畫可以從自己的科系與傳播領域結合、與實習或工作經驗結合、或是興趣等面向都是可以參考的方向),老師也會協助模擬面試,所以不要擔心;另外,在這個時期先把備審資料完成,明年初試後就不用很急著在一週之內完成,也有更多時間能準備口試。

《師大大傳所推甄》

師大面試有三個老師,一個人大概是十分鐘,前面一兩分鐘簡單自我介紹後(包含研究計畫),就開始由教授們提問:(有點忘記問什麼)

(1) 你是韓文系為何研究計畫不是以韓國的東西為主?

(2) 你的研究方法有錯,你是不是沒有學過社會研究法?

(3) 對於師大大傳所的了解是什麼?

(4) 除了師大還推哪所學校?

考古月(11月底-12月)

這個時候推甄放榜都已經出來了,如果沒有推甄、或是推甄成績不理想,就要把心力投注在寫考古的這個月份。我在這個時期師大是備上的,但還是每週都把考古題練習交上去。

但其實我在前兩週有點混,就是一個禮拜只交十題而已,是之後題數才比較多;而我目標在交大,所以交大一定是十年寫好寫滿,政大是在107-103學年度的考試中挑自己想寫的,也有寫一些中山、師大以及台大「我看得順眼、覺得會考」的題目,總題數寫了80題而已。

考古題的用意是從以前考試過的題目中,找出這個所常考怎樣的題型,並試以申論寫出自己的想法;申論題「沒有寫出來就得滿分」的技巧,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審題」,題目問什麼就答什麼,結合理論以及自己的想法作答,甚至試著自圓其說,只要合理就是答案。

每週上課收到老師改回來的題目,看著「台政交師金榜題名」等的這些鼓勵,真的有跟老師一起並肩作戰的感覺。

閉關月(1月到考前)

唸書的方式,我其實蠻懶惰的。

雖然我辭了打工回家專心備考,但我也必須說我也不算完全閉關,因為我的各種SNS還是開著、還是接收很多垃圾訊息、還是在滑IG看白癡影片、YT上的實況主精華也是天天在放,甚至邊讀書玩手機遊戲⋯⋯反正就是很鬆的狀態。

但我可能唯一的優點就是讀書效率很高、也有高集中力,很會用塊狀時間分配自己讀書的步調:考前一個月的作息,我有強迫自己跟著考試時間讀書,從早上八點開始到下午就會稍作休息,晚上八點後就放鬆去看電視、玩電腦。

我自己的「理論」筆記是以電子筆記Evernote整理的,放在手機裡,這樣坐車、離開書桌前、出去玩(?) 的時候就可以複習。

手寫筆記是看新聞評論、論文資料等彙整成一張張的20孔紙裡面,這是你的精華、你的答題庫,並且分門別類:假新聞、歐盟GDPR、FB隱私權、OTT、普悠瑪災難事件等,抄一些不錯的想法、或是可用的理論概念,然後盡量能背起來是最好(我是沒背拉)。

【考試】

100分鐘對考生絕對是個挑戰,就算自己把答案準備得再熟,都有可能因為考前的氣氛、心理因素受到影響(我寫交大考卷第一題的時候,手真的超抖的),所以我的建議是可以去尋求一點心靈的平靜祥和,去廟裡拜拜之類的

另外,「幾分寫幾行」這個概念是有十分有幫助的(但考試的時候誰會跟你算行數),可是就跟老師說的一樣,不僅只有量,也要有「質」,否則寫再多都是枉然;雖然我考試的時候,字超醜、行數也沒到,可是還是有不錯的分數,就說明寫出來的東西是有一點品質的。

《交大傳播所》

交大從早上考到傍晚是體力還有腦力的挑戰。

今年的題目蠻跟著時事走的,假新聞、還有公投的,只要將理論與議題結合,大多的分數就都能拿到。

對於今年考的第一題,就跟歷年的考題蠻像的,從眾多理論中選一個理論出來論述,當許多考生看到假新聞結合的理論可能是寫議題設定或涵化,與別人不同的是,我選的是第三人效果,這就出現了與別人不同的面向(看法、角度),就會有鑑別度的出現,同時也增加自己得分的機會。

《交大傳科所》

傳科所的題目也是跟著時事走,假新聞和公投,但考出了個「厭世風氣」,這個題目真的是不知道為何會出現,但是也是寫得出來,所以不會多難。

《交大的英文》

交大考試的英文有一說是論文摘要翻譯,只要平常有保持看英文新聞的習慣,或是能精讀一些與時事相關的New York Times的專欄,就能培養語感、抓出翻譯的重點。

我是把過去一年中,與傳播、科技、假新聞等等相關議題的英文新聞都全部精讀,把不會的單字抄下來,然後背;但我沒試著翻譯就是了,因為韓文系或外文系的訓練,讓我對翻譯會有一些基本的常識,所以就不太擔心。

《政大傳院》

我對政大課程完全沒有研究,所以也沒想到他們會考有關他們行銷學程的東西,所以我真的是硬掰,導致我的傳播知識很慘。

中英文能力反而是我好拿分的地方,也就是平常的累積,看看專欄、評論,甚至我認為要放鬆點去看一下網路小說也是很好的,增加一點敘事的靈感

前兩題中文就是需要敘事能力,所以能寫出個故事來,分數就很高了,還好我平常有在創作,所以寫的很開心:題目是傳播媒介的作用,我是以LINE不停的訊息聲作為主題,以訊息聲為第一人稱下去寫,就有不一樣的敘事概念了。

英文就、我其實沒有翻完最後一段,就直接自己看完大概的英文文章後,寫出大概的意思⋯⋯然後成績就被拉下來了。

【面試】

考完試到放榜整個大軟爛,順便找出自己的備審重新排版後就發現自己交大傳播和傳科所的初試過了,要準備口試。

《交大傳科所》

教授們都很好,不會有很多刁鑽的問題,但是會藉由你的自我介紹、研究計畫問,所以這些備審資料一定熟到不能再熟;面試過程蠻像在聊天的(然後就一直被旁邊計時的人響鈴),回答問題的時候就把自己的想法講清楚就好,教授提問:

(1) 中國與台灣OTT平台的各種區別?

(2) 根據最近的新聞,中國OTT平台在台灣落地的問題,你的看法?

(3) 針對我個人作品集,創作小說的主題、人數?

(4) 多益英文成績與韓文成績哪個比較好?所上課程會有英文授課、也要閱讀英文資料,可以應付得來嗎?

最後有個提問很像在問「會選傳科就讀嗎?」的問題,我認為一定要認一下教授的臉,因為我蠻幸運的,研究計畫是跟當場有位教授過去的研究相關;我也講到那位教授在研究的領域、過去研究,有很多可以讓我進入傳科所後能運用的資源。

《交大傳播所》

黑白臉就很分明,也就是有些問題比較刁鑽一點,但不要緊張,好好說出自己的想法就好,提問:

(1) 你的研究計畫跟所上的課程能有怎樣的結合?想要選擇的課程?

(2) 為何不以韓國的東西作為研究計畫?

(3) 英文成績如何?

但有一個問題是:「你都已經正取政大了,為何還要來交大?」,我內心是崩潰的(之後才聽學姊說教授手上有榜單)但表面上還是誠實地回答自己的答案就好。

【結語】

準備考試的資料大家都差不多,寫出來的東西也都大同小異,但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擁有與別人不同的觀點,寫出不同角度的論述,製造鑑別度,是可以獲得與別人不同、或更高的分數(當然前提是論述要符合題目)。

面試時,遇到有點難以招架的問題,不要太緊張,面對教授要有條理地回答問題;並且,反應速度也要比較快一點,不要支吾結巴,這樣就能獲得不錯的印象分數。

最後,我認為「了解」面試系所的課程、教授固然很重要,但是也要清楚知道學校有哪些資源,例如:面試師大時,我回答:「師大與台大、台科大結成台灣大學聯盟,有更龐大的資源,讓我在師大獲取知識之外,也可以到台大修課——」這樣的回答,就會更受到青睞喔!

【感謝】

能考上研究所,還正取!老實說我有點不敢相信這樣⋯⋯好的成績,當然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也感謝我的父母、家人在背後支持著我,謝謝朋友能紓解我心中的不安,更重要的是謝謝戴然老師的教導,真的給了我很多傳播的知識。

要感謝的有太多了,真的是只好對自己說聲「辛苦了」,而我也很期待進入研究所的生活,雖然會非常忙碌,但是像我這樣的跨考生,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能跟我原有的專業結合,我認為是選對了領域念研究所。

希望看這篇心得的你能想清楚自己的目標,然後去實踐它,因為「努力是不會背叛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