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凱-考取國北心諮所

文 / 張博凱

很高興有機會將這篇心得分享給你,先簡單描述我的背景。我是一個在探索中不斷變動生活目標的人,大一結業轉學跑去念護理,108學年畢業於長庚大學護理學系。延畢那一學期,跟系上精神科老師做專題討論首次接觸諮商,輾轉萌生想進入諮商所的嚮往。

如果你還在猶豫是否栽進考試馬拉松中,也許抱著探索心態看這篇心得都無妨。我相信,這些經驗必定會在生命歷程中,用最獨特的方式回饋到你身上。

  • 讀書計畫

107年9月-第一次考試:

雲端課程補課,基本上光是補課就花費許多時間,但還是盡量把教科書看完一輪,並且把課程補完。自覺生澀的知識難以掌握,也因此早早報名了第二年的課程,打算當全職考生專心衝刺。

108年3月-108年7月:

服兵役四個月期間,雖然礙於空間限制無法全心準備,但此時補習班恰好是春班銜接暑班的階段,基本上就是先修加上大略了解科目內容,所以善加利用零碎時間便能跟上進度。我認為此階段最重要的是找到讀書會並及早規劃暑班的讀書計畫。(個人筆記可以做初版)

108年8月-108年10月:

全力衝刺期。此階段的重點是地毯式閱讀並且記憶,最好的方式便是透過讀書會的運作增進讀書效能。推薦每週一位領導者的帶領方式,不但能鞏固知識,思辨討論的過程也同時培養動態調適的彈性。

非本科系學生最受益於補習班的部分,是各科目的知識還有教師資源。假若時間、空間允許的話,強烈建議要來上面授課程。(個人筆記精讀)

108年11月-109年1月:

考古題演練暨考前衝刺,走到這最重要的就是撐到最後了。此外,這階段可以把精讀後的筆記整理成考前架構,幫助應考時能快速刺激反應。

 

  • 各科準備方式

諮商輔導

Corey是主要教科書,以一個學派/一週為單位進行地毯式的閱讀與製作個人化的圖像筆記。讀書會每週都會有一人當領導者,會討論該學派的知識並練習一題相關的考題,若是輪到我當領導,我會額外閱讀實務面的書籍、期刊幫助穩固知識。最後,每週六日的補習班課程便可完整複習一次,順便抓考點。分享一下兩位風格不同的老師對我最有助益的地方。

〈輔導原理與助人技巧〉

陳維老師的講義條理分明,尤其是對理論不熟悉的時候可以藉著講義梳理龐大的知識體系;老師上課習慣問同學問題,不論答得如何總是會被鼓勵,很有成就感。特別喜歡每個學派上完時的架構整理,對記憶很有幫助。

助人技巧是基本卻容易被忽略,尤其與諮商倫理結合起來變考題後,難度直接提升一個檔次,慶幸有這門課。

〈諮商心理學〉

程鑫老師的課堂會有許多脈絡性的知識傳輸,整堂課上下來很過癮、具挑戰性。每堂面試演練課扎實而且毫不藏私,是就近觀賞助人工作實務,甚至直接被督導的絕佳機會,推薦你來現場體驗。

最後,兩位老師的講義、補充資料請看過並寫下讀後小筆記,考試會有奇效。

 

測驗統計與研究法

這科我的表現中庸,只有一件事想分享,緊緊跟好郭易老師,你不會後悔!

會這樣講是因為,我就是後悔的那一個XD。老師的上課方式比較活潑,我又是容易恍神的學生,更糟糕的是準備這科我不像讀諮商會課前預習、課後地毯式複習,基本上只跟著平時作業、段考的進度而已。雖然基本盤算是有跟上,但正式開始寫考古時,就開始焦慮自己的準備不夠了。測統的知識是層層堆疊上去的,如果能扎實的把每一環節穩固,基本上這科會是最讓人放心的。記得把我的例子看作負面教材,並鼓勵你盡量抽出時間體會面授課程。

老師上課會分享許多珍貴的人生哲學,甚至是把自己完全投入在教學上。同學們之後一定會很快發現,不論是網路、課堂、下課時間,老師是絕大時間都在的龐大資源,剩下的就只剩你願不願意投入老師的步調了

 

普通心理學

心理學範圍非常廣,各校強調的重點也不盡相同,推薦你可以用目標學校的考古題抓方向,有補這科的同學則把握補習班的資源。

我自己與讀書會是用危芷芬作為主要教科書,每週分配名詞解釋下去做成共筆,自己則會額外製作心智圖(同樣推薦個人化的圖像記憶)。另外我還有個信念,心理學這門學問可說是諮商理論的本,所以我會盡量把這中間的脈絡串起來記憶跟學習(知識盡量是連貫並且能擴充)。要做到這點必須靠上課認真(各科老師有想到都會補充)、課餘時間發想(看期刊、讀書會、關心社會議題等),甚至休閒時間看影集、電影、課外書都可以!簡單來說,讓心理學慢慢融入你的生活,不是當成考試而已。

 

  • 考試經驗分享

今年我總共報六間(目標學校為臺師、國北、東華),兩間通過第一階段(高師因為國北已上榜沒去面試),東華因為面試撞期沒考到筆試。

  • 關於申論題的考試方式

諮商輔導

除了測筆速決定帶到考場的內容,還可以提早準備「議題骨架」。這是我和讀書會在考前衝刺才開始做的事情,我覺得掌握度還不夠完全。分享「議題骨架」是什麼以及要如何準備,近幾年各家學校不再只考學派基本題,而是將實務上會遇到的議題處遇和學派取向結合。因此,在練習考古題的時候就可以試著拉出特定議題來檢視實務面的處遇,最後整理出架構就是你的議題骨架了。像是學校輔導的WISER處遇模式,今年則考了許多創傷處遇,提早準備起來開始練筆,到考前衝刺絕對事半功倍。

測驗與統計

前面講過了,跟好郭易老師,否則會跟我一樣在這時候後悔XD。額外補充,老師會在國北筆試前加開一堂課解題,十分受益。

普通心理學

看過普心考古你會發現,諮商心理學又出來了,強烈推薦你在學習普通心理學的時候,可以把一個概念放到諮商的實務中做申論題來思考。一來可以應對題目比較多變的學校,二來可以增加學習普通心理學的樂趣。當然有些學校不考普心或是只考選擇,穩扎穩打跟著補習班老師其實也很夠了。

這邊揭露一下,今年國北心理學意外考申論題,考法完全是心理學+諮商,我才得以靠心理學考77分的分數挺進複試,所幸平常是用這個方式讀心理學,缺點就是我感覺自己一直在讀諮商哈哈。

 

  • 關於筆試的結果

直接給結果論,只有極少數的強者筆試能夠上榜多間學校。我自己的部分,諮商沒寫完的師大、清大連邊都沒差到,高師雖然過但換算成績排在後段;有完整交卷的政大差2分,國北有過。簡單來說,能寫完就有機會(指腦子裡有的知識都轉換成答案卷的內容)。所以,要好好練筆!沒練筆墨水再滿恐怕也無法讓教授見識。

申論題批改是很主觀的事情,假如在筆試真的遇到很大的困難,推薦你去補習班櫃檯看看學長姐的答題模式,甚至是參考期刊上投稿者的論述方式。此外,不同學校的考點不盡相同,可以提早去摸索,並且多和老師、同儕討論。最後,同樣揭露我自己的狀況,雖然我考完諮商非常落魄,但稍微去了解自己各科表現後,發現測統才是我真正的痛點。原因是諮商的分數其實差異不大,所以只要測統夠堅強,能夠直接提升好幾個檔次,真的不要放掉測統啊!

 

  • 關於面試的準備

我自認口條沒大礙,甚至覺得有強烈動機的我,假若能走到面試階段必定是沒有問題,但我錯了,完全忽略在心態準備上的重要性。因此面試準備我會著重在心態上的分享,並簡單描述補習班舉辦的面試輔導課。

面試心態準備

報考諮商所的人不少,能挺進複試的人,幾乎都有非讀諮商所不可的理由,經過這次面試的經歷,我更清楚知道身旁的每一位付出多大的心力在準備。了解這點後,隨即迎來的是龐大的焦慮感,深覺自己平時演練不夠、台風不穩,是不是根本沒準備好。邀請你從今起重視每一個實務演練的機會,不論扮演何種角色,更加投注在當下的覺察,把每個領會昇華至個人的生活,彷彿自己已經踏上助人者的養成訓練中,不再只是「扮演」這個角色而已。祝福你能夠在面試前更坦然地告訴自己,「我已經準備好成為研究生了」。

面試輔導課

儘管做了十足的準備,面對未知的挑戰而感焦慮仍是必然,我很慶幸有補習班提供的面試輔導課,也謝謝今年的同學願意集結起來練習面試,特別感謝程鑫老師來回幫我梳理自傳、陳維老師抽時間幫團體面試同學多上一次很有臨場感的課,以及讀書會戰友協助找來學長姊幫忙帶面試練習。

面試輔導課因為日期限制可能無法滿足每位同學(有人還在等放榜甚至還沒考筆試),不過有參加的同學回饋都是好的,我認為可以當成一個學習經驗出來透透氣,會有收穫的。

 

  • 面試經驗分享

國北是我唯一有去面試的學校,採團體面試的形式,簡介一下流程:

考生先帶到空教室閱讀個案資料(資料內容包含背景、當前主要困擾、上次晤談的歷程紀錄等),可以在紙上自由筆記並帶進試場。

接著帶到面試場地,前方會有三位面試教授,緩衝2分鐘後正式開始面試。首先會有一對學長姊扮演的諮商師、個案進行晤談8分鐘,爾後考生們針對諮商歷程團體討論20分鐘,結尾每人3分鐘的反思。

老實說這樣的流程雖然在面試輔導課練習過,我甚至針對自己每次在團體歷程中的覺察整理成3分鐘逐字稿背稿,但到面試時卻是完全打掉重來。其實如同過來的學長姊分享,面試的當下就是如實的呈現自己並且專注在當下的覺察(提出你對諮商歷程、團體歷程的觀察、議題的敏銳度等…),發言前務必先聽懂前面的發言,聽不懂就順著脈絡問。舉我們這組的題目為例,我們的模擬個案是個因新冠肺炎遭受言語霸凌的中國籍學生,我先是中規中矩的丟出諮商歷程發生的事,後來討論很快地回推至個案概念化,討論到背景後有人延伸至系統觀探討,導出社區諮商的處遇模式後引出後現代的走出諮商室,最後回饋則大都圍繞在團體氛圍跟個人覺察,整個過程很順暢。

至於分數的高低,就只能看做自己跟這間學校的緣分到哪,我真的覺得沒有所謂的標準!這就是平常演練、讀書會討論很寶貴的原因,在這些不免會被(自己)評價的歷程中,我們都是在培養動態調整的彈性,以致覺察自己的風格,到面試時才會是「如實呈現」。

 

  • 關於最後結果的看待

這點我就只能揭露自己的狀況了,而我也相信走到這裡的你具備足夠的韌性去面對最後的結果。我在面試後,認為自己完全比不上別人,每每憶起當時反思時自爆的情境,就恨不得馬上鑽進土裡。直到回想起報考的初衷,的確阿!不論是先去工作還是先去念書,我仍然懷抱同樣的抱負在從事助人工作,並且會持續學習,都是最好的安排阿,現在會失落,是因為我選擇投入考試的這兩年真的有付出努力,所以期望會有「好結果」,但說真的是不是好結果從沒人能說得準,是吧?

 

  • 後記

放榜後,我大概狂喜一陣子,隨即身陷冒牌者症候群的困擾之中,特別是在親朋好友恭喜我的時候,我都感到十分不配。推動我寫這篇心得的理由,除了身旁持續的支持及鼓勵;我開始在想,也許自己的例子會成為你在考試過程中的安慰劑。

想再次提及,選擇踏上這條路的你,本來就很值得鼓勵了,我保證這些日子會是一段更認識自己的療癒之旅。祝福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