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宸-112考取政大輔諮所(備上)、清大心諮所、淡江諮商所

文 / 李嘉宸

學歷: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 & 國際企業管理學程 (系排45/66)

身分:110年6月畢業,畢業後先當兵,後來進入企業做人資,111年3月開始作為全職考生備考備考時長:1年

考試結果及各校筆試特色

學校(日期)

考科(照當日考試順序排)

考科時長

備註

考試結果

 

政治大學

(2/2)

一、輔導與諮商 17%

二、心理學 17%

三、測驗與統計 16%

 

100分鐘

◈筆試難度中等

◈普心為英文出題且考題較偏,要額外準備

 

備1

 

清華大學

(2/3)

一、英文 20%

二、社會科學研究法 30%

三、心理學 20%

四、輔導與諮商 30%

 

100分鐘

◈筆試難度中等

◈考試時注意體力調節

◈英文只有前面的單字較難,不要怕

 

正取

 

台灣師大

(2/11)

一、諮商心理學 35%

二、心理測驗與統計 15%

三、英文 (門檻不計分)

四、國文 (門檻不計分)

 

90分鐘

◈國文英文分數須達平均以下一個標準差

◈很吃寫作風格,寫得好不一定分數高

 

筆試未過

國北教大

(2/12)

一、諮商理論與實務 50%

二、心理學與研究法 50%

 

100分鐘

◈題目不難請看清楚

◈寫重點(開門見山)

 

筆試未過

高雄師大

(2/19)

一、諮商心理學與輔導(含心理學基礎知識)

 

80分鐘

◈題目和改分標準有點怪,要有心理準備

 

筆試未過

彰化師大

(3/3)

一、輔導與諮商 60%

二、測驗與統計 40%

 

80分鐘

◈筆試算簡單

◈測統為英文出題

筆試通過放棄面試

 

淡江大學

(3/4)

一、英文                 1

二、教育心理學      2

三、諮商心理學      2

 

90分鐘

◈筆試定生死(無面試)

◈關鍵在英文(有作文)

◈教心大家都不會,看普心就好,盡量寫

 

正11

筆試準備方式

✬不分科總綱

  1. 預習

我個人是無法讀一遍就融會貫通的人,因此我的讀書進度都是需要跑在補習班前面,以便在上課時能夠再次複習。預習讓我在課堂中比較能進入狀況,能及時印證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立刻找出自己的疑點並當場詢問與討論。

2.滾雪球速讀法

以Corey為例,我每次速讀都會多關注一些點:第一次讀大標題;第二次讀治療觀念、年代、背景;第三次讀專有名詞、人物;第四次讀案例應用、治療方式、操作技巧;第五次讀研究、貢獻以及限制;第六次關注我不懂的地方,做額外搜尋。每次不一定要完全融會貫通、徹底瞭解,但一定要一口氣讀完一章。

3.考考自己

問自己一些歸納性的問題(比較差異、紀錄因果、觀察重複的概念),自問自答或講給別人聽,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起來,若有餘力可以記錄下來以供未來複習。

4.分散學習記憶術

以我的經驗來說,分散學習的效果是顯著的,重複地接收相同的資訊能讓我記的比較熟。若發現自己死記硬背就是記不住某些概念,可以試試看一周每一天都花一點時間看重複的概念,讓自己多看幾遍,應該就能記的比較熟囉。

5.山不轉路轉 路不轉人轉

在備考期間可能會意識到自己突然效率變差,可能是讀書地點的問題,也可能是生活瑣事,也可能是讀書方式或時間......... 我鼓勵大家勇敢做出改變,去嘗試各種方法讓自己的效率回來。有時候不一定是需要休息,而是需要換個環境或是換個夥伴。時間寶貴,越快找回自己的讀書效率對備考越有幫助。

✬如何分配時間和精力在各科?

由於自己算半個本科,在大學時有上過統計以及心測、心方和普心,因此從一開始我在各科投入的心力比重就不太一樣。參考目標學校考科加權比例和考科組合後,我是抓諮商50%、測統研30%、普心20%。雖然自己有些學科已經學過,但因大學混水摸魚且已經年代久遠,基本上都已經忘光、從零開始。也是因 為這樣,即使有些科目在我備考這一年的投入比重較低,但也還是競競業業、扎扎實實的準備。

✬是否要做筆記?怎麼做?

我自己是有做筆記的習慣(最後整理才發現自己全部筆記多達十幾萬字),雖然過程很累,但在幫自己整理概念以及考前快速瀏覽跟記憶上很有幫助。我是選擇用電腦做電子檔的筆記,除了我寫得慢又怕手痠之外,將筆記的電子檔放在雲端後,我在交通過程或其他零碎的空閒時間可以隨時拿起手機翻看,由於手機隨身攜帶又方便操作,不需要很勤勞就能多次翻閱,隨著瀏覽次數越多,記憶也越深刻。當然紙本手寫也沒有問題,主要是看個人的喜好和習慣決定。若手寫對自己的組織與記憶比較有幫助,Go for it!

  • 輔諮(讀課本及講義+練習講義題目+寫考古題+建立補充知識庫+擬好考題架構+做大量統整筆記)

◈大略時程

4月:自行看完Corey一遍並做樹狀圖(主力放在Corey)

5月:看完Sharf一遍並畫重點(方便未來翻看只需要看重點就好)

6~9月:配合補習班講義、Corey和Sharf,做一份統整版筆記(我做電子檔)+寫講義題目(我是選擇題寫完改完後找同學和老師討論)

10~12月:寫考古題(目標學校至少五年,計時用手寫,和老師或同學討論並訂正)+整理常見題型以及補充知識,並做筆記(隨時補充、反覆看才有印象)

1月:再做一份精簡版單純Corey的各學派筆記及比較(用手寫,目的在聚焦與重整概念)+反覆翻看和背誦所有筆記(邊背邊寫邊反思,和他人討論更好)+複習寫過的考古題

心得

我在過程中都會閱讀諮商相關時事與新聞,也會針對考古題或學派看老師給的補充期刊和補充資料另外我額外做的是重點議題(如創傷、社會安全網、學生輔導法、員工輔導方案、倫理)和補充知識( 如社區諮商、TF-CBT、整合取向、三級輔導)的整理。這些課外資料是從寫考古題以及平時閱讀後查詢而來,也花了我不少時間。雖然最後95%都沒考出來,但還是有命中一些題目,相信還是有幫助的。諮商博大精深,短時間要能融會貫通不簡單,鼓勵大家多看幾遍Corey或是任何一本你讀的下去的教科書,我也是看了第二第三遍後才豁然開朗,此時再配合自己做的解題架構下去寫題目會更流暢。

◉普心(看課本和講義+寫講義題目+寫考古題並找出答案+瀏覽網路相關知識+一滴滴筆記)

◈大略時程

4~6月:看危芷芬+跟著春季班進度複習

7~10月:看完危芷芬+看台大出版的普心+跟著暑班進度+寫講義題目+以章節為單位做筆記

11~12月:寫考古題+翻看危芷芬

1月:複習寫過的題目和考古題+翻看危芷芬與台大普心課本

心得

普心算是我花最少心力的科目,一來我的目標學校考科的比重不高甚至不考,二來我有自信考前再看可以記得起來。到後期我的讀書方式就是寫考古題和看課本,並透過危芷芬後面的檢索(或主要概念詞)來檢視自己不熟的概念,從書本中找到答案後記起來,若我覺得書上的描述不夠,就會上網查資料。主要想提醒大家可以利用書後面的重要名詞來考考自己的概念理解是否精熟,這是一個我認為蠻 扎實的檢視自己實力的方式。

 

◉測統與研究法(看講義和郭生玉+寫講義題目和回家作業+寫考古題並訂正+一滴滴筆記)

◈大略時程

3月:將補習班給的先修測統課上完+寫完一遍描述統計的題目

4~6月:跟著春季班進度並寫題目

7~10月:跟著暑班進度+看郭生玉+看考古題+將常考跟不熟的概念作筆記

11~12月:寫考古題+跟秋班進度+翻郭生玉

1月:將寫過的題目和筆記拿出來複習+常考的名詞解釋都再統整寫過一遍+複習考古題

心得

一句話,就跟著郭易走就可以了。但若對這科感到戒慎恐懼,甚至有創傷的人(像是我),可以考慮跟我一樣,一開始就超前進度,讓自己後期有更充裕的時間寫題目和複習。另外想強調,統計題目盡量寫,寫完不會就努力問,透過題目可以鞏固概念和解題手感,也能使自己的腦袋更活、更不容易被考 題難倒。測驗部分不一定要將郭生玉看多熟,但是推薦不斷翻閱常考的章節,並時時練習自己寫名詞解釋和之間的比較;研究法對我來說就是理解後背起來而已,後期再自己練習寫研究摘要以及分辨何時要使用何種研究法就可以了。

面試簡介

  • 政大:分三關(各7分鐘),每關各一個老師,1對1,且每一關的老師詢問主題不同,我的第一關是未來的職涯和研究方向、報考政大的原因;第二關是研究計畫;第三關是自我介紹以及過去經歷。想知道這種面試可能會問的問題可以上網看看別人的心得,或是看我整理的附件一做參考。
  • 清大:個案演練及反思,共兩位老師。進去前會先給一份很短的個案背景和主述,可以看1分鐘(我看30秒就被叫進去了)。總共10分鐘(6分鐘個案演練+4分鐘反思及問答)。過程非常快,做好基本的同理反映與傾聽就差不多了,老師比較重視反思,在演練中要有意識自己做的行為和語言的意圖, 並開始架構個案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反思時所講的要和自己演練時做的一致,別被教授奇怪的問題嚇到。慢慢來,想好再回答就沒問題了。

面試準備方式

  • 一般面試 (附件一為我蒐集其他學長姐以及自己遇到的問題整理)

我會建議大家面試前先查詢過去面試過的學長姐碰到的問題,並提前準備好自己的回答。這個部分會花蠻多時間在反思及澄清自己的答案,但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步驟,因為在面試時教授想聽到的是你這個人的答案,不是八股、合理或客套的解釋。另外我蠻推薦找人練習(或對鏡子自己練習)並錄影,看看自己說話時的姿態、語氣、表情。可以想像一下你心目中的諮商師的態勢,去模仿並大量練習。最後上場時保持我只是來讓教授多認識我一點的態度,自然的呈現自己,將自己準備好的東西說出來,就沒問題了。

  • 諮商演練 (附件二為我根據補習班課程以及自己練習後整理的演練相關Tips)

一開始先跟著助人技巧課程實地練習,讀書之餘再找讀書會成員演練,配合田秀蘭老師翻譯的助人技巧課本加深自己對三階段技巧的使用方法的了解。由於程鑫老師在課程後段都會帶我們評析同學的諮商歷程,因此我的作法是抓緊機會將老師的視角和做法記錄起來,課堂後找老師討論,並在下次諮商練習時嘗試模仿老師的技巧,並根據使用上的效果和感覺來修正,最終型塑自己的一套諮商風格。演練後的反思則需要靠個人培養平時的思考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去觀察自己和他人的互動模式, 多聽聽別人的故事,從中練習套用學派的理論架構,並反省在事件中發生了什麼事,練習用自己的語言去組織和解釋。久而久之就能在演練中用後設認知概念化當事人、並在演練後迅速整理好並呈現對案主的了 解。

  • 備審資料

不是每間學校都有要求,但剛好政大清大都需要(政大還要準備10頁的研究計畫)。研究計畫的部分,我是在國北筆試後才開始動工,我花了三天努力生出來,請郭易老師看過後約線上討論。很慶幸有先跟郭易老師談過,因為我在面試時被問到的問題跟郭易老師問我的一模一樣,因此我在當下已有準備,沒有愣 在那不知道怎麼回答。其他備審資料則是在高師筆試完後開始製作。政大有給一個表格,只要回答問題就好;建議可以事先準備自己的一些能力證明或與諮商相關經歷的資料,有加分作用。清大則沒有給格式或範本,需要自己做出一份備審資料,簡章上有寫建議的內容,可以參考。需要強調的是,今年政大在一階放榜後三天內就要繳交備審資料,若等到確定要去政大面試才準備 一定來不及,因此研究計畫的部分最好先做好。清大則是一階放榜後一個禮拜內要將資料郵寄到系上辦公 室,因此也會建議提前準備。不過因清大不用準備研究計畫,等一階通過後花幾天製作也是行的通的(我 認為啦)。至於備審資料的內容,沒有一定的答案。要注意的是盡量讓上面呈現的東西都能跟諮商做連結, 自傳也不用寫太多有的沒的,一針見血地說明自己為什麼會想進入諮商的圈子、做了什麼樣的努力、具備 怎樣的人格特質       。簡單來說備審資料就是讓你有個機會包裝自己,讓老師們單從紙本資料中認識的你是符合諮商師的形象與條件的。

讀書會

陳維老師說的一樣,要不要組看個人。但我必須說,越多的資訊來源和內線消息對考試越有利(如各校改題喜好、考題方向、各種自己沒買的教科書內容)。而我自己也從讀書會中獲得許多幫助,無論是情感支持或知識累積都是不可或缺的。

讀書會的壞處也有,例如成員各自進度不一、投入程度不同、個性相異等等。我自己當初是不太放心將自己的讀書進度交給其他人負責,有點像把自己的生死交給他人一樣。後來我的做法就是雖然我有讀書會,但所有的科目章節我都還是自己念。也就是成員間不採取各自閱讀不同部份後統整的方式,而是各人在自己的進度上利用讀書會時間互相討論。很幸運我的夥伴們同意這種做法,成效也不錯。

若大家還對組讀書會有點猶豫,我會推薦可以試試看。即使沒有幫助,累積人脈也好。真的待不下去就退出,找其他團也沒關係,會想讀諮商所的同學人應該都挺好,沒有人會怪你的,找到自己最適合的環境比較重要。

心態

◉「很多事情硬做也做得出來」

這是我在大概6~8月悟出的道理,那時大量的閱讀跟整理筆記,每天都是自己讀6小時,晚上上課3.5小時。三主科的進度加上我對整理筆記的堅持,讓我一度想放棄做筆記,但我最終還是硬著頭皮,允許自己進度落後,硬是把讀過的東西都整理出來,後面再努力追上自己設定的讀書計畫。這個過程並沒有什麼技巧,也沒有什麼訣竅,就是願不願意動手動腦整理而已。我大可輕鬆一點,讓自己看過就好、有畫螢光筆就好,這樣不僅讓自己符合進度、又輕鬆,但我很清楚該怎樣讀才是真正能讓自己讀進去的方式,既然該做的事情擺在那,又不能抄捷徑,那就硬做吧!很多時候勝敗不是誰知道什麼神秘念書方法,只差在有 沒有貫徹自己的讀書方法而已。

◉「善用Nudge Theory輕推理論」

         由Richard ThalerCass Sunstein提出。人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讓行為可以往某個方向邁進。鼓勵大家動腦一                   下, 看看有什麼習慣是能促使自己讀書更有效率的,相信建立起這些優化習慣後,隨時間累積下的讀書成效是很巨             大的。以下舉兩例我自己的應用方式:

  1. 我是一個在外面念書比較認真的人。為了增加我外出念書的頻率,我在每天晚上睡前把電腦、課本、講義和題目等收好放在書包,隔天起床就不用再多做整理書包的動作,在我出門讀書的步驟上變得更容易的同時,也增加我出門念書的機會。
  2. 讀書的時候為了不讓彈出的訊息干擾,把手機螢幕面朝下,放在手拿不到的地方;或是把手機丟到櫃子,當想用手機時需要花比較多力氣去拿時,就減少了我花力氣滑手機的頻率,也增進了我的讀書時的專注程度。

◉「Stay  positive?No,just  stay  OK.  不一定要樂觀,過得去就好」

備考過程充滿壓力、又要面對各種不確定性,有太多事情可以打擊自信心、破壞原本的計畫,此時要保持天天樂觀根本是天方夜譚。鼓勵大家不一定要花時間在強求自己保持樂觀,偶爾悲觀也沒關係。只要讓自己狀態能長期維持在一個中間值,可以繼續前進就可以了。有時在逆境中保持樂觀真的很難也相當耗神,不如就讓自己悲觀一下吧!透過吃美食、運動、玩電動、和朋友聊天等方式轉換心境,提醒自己當狀態恢復到OK的時候要繼續往前就行了。

◉「放棄也是選項,你永遠都有選擇」

保持開放。當懷疑自己是否該繼續前進或是沒有動力時,允許自己思考放棄的可能。問問自己是否想要結束這痛苦的備考生活。若你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代表一定存在某些你想要堅持下去的理由,找到這些理由反而能增強你繼續努力的動力。把自己置於沒有退路的處境時,往往會帶來更多的壓力和負面情緒。比起強迫自己一股腦往前衝,能面對自己並允許自己擁有各種選擇的你才能走得更長遠。

◉「玩的時候盡情玩,認真時就好好認真」

         我知道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超難,但也僅限一開始培養這個習慣的時候。剛開始時沒有竅門,就是逼迫自己將玩樂跟           認真兩件事分得很開。無論是地理上的(在圖書館就是讀書,在家就是玩)、或對象上的(每周固定跟夥伴甲一起念書)、或           是時間上的(9:00~18:00為讀書時間,離開這個時段就絕對不碰書)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嘗試建立起這種玩             樂認真分離的習慣並努力維持,越到後面會漸漸變成一種自動化的模式,時間到就自然而然開始用功,讀起書來越來           越不費力、效率也越來越好!

◉「跟別人比帶來壓力,跟自己比帶來動力」

如果你有一個更好的自己的願景或畫面,已經成功了一半;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持續往那個更好的自己邁進,別分心在想成為某個好像很厲害的人。就像矛盾的改變理論一樣,改變只有在成為自己後才會發生。真的要跟他人比較是比不完的,每年有重考的、有別的補習班的、有自己默默準備的考生,將目光和心力放在改進自己劣勢和強化自己的強項才能提升上榜的機會。

◉「Only  if  you  got  your  own  shoe,  then  you  don't  have  to  fit  in  others」

可以不要照別人的計畫走,但一定要有自己的讀書規劃。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的讀書步調,就為自己客製化讀書計畫吧!當你沒有一套有效率的讀書方法,或是自己的方法效果不彰又毫無頭緒,再去參考其他人的方法。不過心裡要有底,別人的計畫不一定適合你。可以參考他人筆記,但一定要自己做一份。自己想過後產出的東西才是你的,畢竟作筆記的同時是用你自己的脈絡紀錄,上考場提取記憶時不僅比較順暢。寫出來的東西也不會和其他人大同小異,比較能讓教授眼睛為之一亮,看到你跟其他人的不同。

◉「讀書規劃不是喊口號,要審慎評估、詳細計畫、嚴格執行、適時調整」

讀書規劃是讓自己在茫茫書海中能有個依歸、有一個穩定的方向跟步調朝目標邁進的工具,這個工具越周詳,達到目標機會越大。首先是設立讀書規劃的目標和內容,問自己為什麼這樣安排,希望達到什麼目的;再來是執行方式,思考自己的資源、狀態,做得到與否以及備案;實際執行是最困難的,我個人認為這部份很吃個人特質,我個性比較硬,我既然做了計畫我就會做到,不過若是真的有什麼意外,就要靠事先規劃好的調整方式,重新編排應辦事項,重點是要確定每個安排的目的都有達到

◉「花多少時間念書不重要,重點是讀的品質、自己的反思,以及產出的豐富程度」

有些人念8小時,但讀進去的不如讀3小時的人。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讀進腦袋,可以透過考自己、製作筆記以及和他人討論來得知。最好在吸收的當天就立刻產出,以免記憶隨時間消逝。如果可以的話,留一些時間讓自己反思讀到的東西,而不是一股勁兒的攝取,自己想過一遍後能夠協助將這些知識組織起來並精緻化,使背誦、提取和應用時更加容易。

◉「Are you sure?你確定你懂了嗎?」

不管是哪一科,當你覺得你懂了、會了、準備好的時候,問問自己這句話。你會發現,人的本我是很強大的,享樂主義會不斷帶領你走向鬆懈。對自己再嚴格一點、無情一點,寧願先把自己考倒也不要在考場滑鐵盧。練習把概念、定義跟自己講一遍,再自己舉數個例子,甚至寫下來;可以的話和其他人一起討論,讓自己收納更多的看法並印證自己的觀點,使自己的理解與詮釋更精準。這些練習都對上考場寫申論題和名詞解釋非常有幫助,也能強化既有知識的記憶與應用上的彈性。

 

◉「Always  do  a  little  bit  more  再多做一點」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諮商是個競爭激烈的領域,研究所考試本身就是一個不公平的競爭環境,除了考生先天智力差異、起跑點和家境資源落差、周遭環境不同之外,改考卷教授的評分偏誤、各校的著重面向和面試教授的主觀喜好不一等等,都是不可抗力的因素。你能做的就是把所有能做到的事情都做到最好,並且比別人都再多做一點。例如:練習題多寫一題,作業多寫一遍、書多讀一本;或是每天完成進度後,多看一些期刊、多花時間和老師討論等等。這些多餘的小努力終究會隨時間累積,上考場後就會發現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已拉開來了。

 

◉「Winner  focus  on  winning,  loser  focus  on  the  winner」

         「贏家專注在贏得勝利,輸家則專注在那些贏家身上,這是游泳名將菲爾普斯說的話。在備考過程中一定會聽見有人推           甄上了某某學校、或是某某人考試考得很高分之類的,記得提醒自己將目光放在自己的目標和該做的事情上。別人推甄           上榜並不會吃掉你的名額,反而是減少你考試時的對手;他人再強也不會影響你的考試分數,走自己的路就好。

 

◉「當你重複犯一樣的錯超過一次時,那已經不是錯誤,而是選擇」

         這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在書中寫到的一句話,我自己很喜歡。大家在備考時跌跌撞撞都沒關係,但要          有對自己一定的要求:錯了就學起來,不讓自己犯同樣的錯誤。每當你犯一次同樣的錯誤,之前的挫折就失去價值           。嘗試讓自己每次的try and error都有助益、練習從每次跌倒中找到讓自己進步的養分,讓自己的實力能扎扎實實的           向上堆疊。

 

◉「我不是想考上諮商所,我是想成為諮商師」

想想你的初衷,改變自己的心態。快接近考試時我自己一度被讀書進度、考古題題型以及模擬考分數等等打擊,導致讀書效率因為分心一度下滑。後來才意識到自己在念書時的心態都是拿到更多分數,而抱持這種心態的我不僅讀起書來沒有動力,也侷限了我吸收的範圍(聽說不會考就不看,可能會考就狂讀)。後來我回到自己身上:我的目標是成為一位諮商師,而眼前我要累積自己的基礎知識才能考上諮商所,所以我需要將那些自己判斷後,覺得重要的相關知識吸收起來,才能往目標前進。此時我腦中不再有錄取率或今年出題老師是誰等雜音,而是專注在我理想中的諮商師應該具備的知識涵養,並努力成為那個樣子。

 

◉「你不是弱,你只是還不會  You  just  don't  know  yet」

那些看起來懂很多、很厲害的人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他們只是比你早知道一些知識而已。你會吸收、會進步,只要肯努力,有天你也可以到達同樣的高度。不需要因看見他人能力暫時的超越自己就沮喪。就像龜兔賽跑,贏在起跑點的人未必拿下最後的勝利。重點是保持著:的確,我現在不會,但我可以保證下次你見到我時,我一定會的心態,像塊乾癟的海綿,讓自己從挫敗中不斷吸收,一次比一次更好。還記得郭易老師上課喜歡叫人回答問題(特別愛叫我),我答不出來時都會先作筆記,回家查詢後背下來,讓自己下次在被問同樣的問題時能回答出來。有時老師問的問題我不會,而他人卻能答出來時,我也不灰心,一樣記下來、查資料、背。讓自己只輸在當下還不會的那一刻,而不是輸在2月份的考場上。

 

小故事分享

Story 𝐀

原本我沒有打算要在這份心得中寫自己的讀書方式或規劃的,因為我相信每個人終究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寫出讀書方式反而有可能讓大家誤入歧途而有錯誤的執行方向。但是有夥伴很認真的建議我寫出來讓學弟妹參考,我就想說:好吧,大家應該也只會參考而已XD不過還是可以看出來我比較著重在心態上面。我認為不是做了什麼而讓人上榜,而是怎麼做。心態維持好會是你穩定前進的能量,在這場競賽中,能維持前進而不後退就贏一大半了。

Story 𝐁

還記得在中後期寫考古題寫到懷疑人生時找郭易訴苦,他只說:做就對了。的確,在放榜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是假的、無效的,備考過程中要忍受龐大的不確定和自我懷疑(甚至是他人懷疑)。這時候請對自己說:做就對了。相信自己的方向,相信自己的選擇,把整個旅程走完,做好自己能力所及。當你將能操心的部分都解決之後,剩下的就別操心了吧!

Story 𝐂

很多人的挫折都來自寫考古題的時期,剛開始看到各校考題我也是一頭霧水、不知如何下手(我不會說都不會寫是正常的),但我鼓勵大家硬著頭皮寫下去,並跟朋友同學互相觀摩討論,看看別人是怎麼列標列點、如何架構整個脈絡、用什麼口吻和語句回答問題、以及回答中包含了什麼內容。寫考古題最大的優點除了了解一間學校的考題方向之外,就是鞏固自己的作答架構。具備穩定的作答架構會比較容易在考試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迅速的將考題所需的資訊有條理、沒有遺漏的整理好並呈現在試卷上。

Story 𝐃

當時有聽人說考前一個月會瘋狂刷題目練手感,我覺得很有道理,原本也想依樣畫葫蘆;但由於自己計畫範圍內的書真的讀不完,因此整個一月幾乎都沒有再寫任何考古題。當時我安慰自己:反正以前考過的題目不會再出一模一樣的,手感這種東西就靠當天的腎上腺素吧!結果最後一個月都忙著重新吸收過去整理的筆記和題目,努力把它塞到腦袋裡。而最後考題的呈現顯示我是對的,各校筆試和考古題重複的題目並不多;而自己努力塞的知識中有部分的確也被考出來。因此最後一個月到底該如何衝刺,我會鼓勵大家有自己的做法,只要確實執行就好囉。

Story 𝐄

我一直把自己的對手設定為重考生或是本科系生,所以我對自己的要求都是建立在我已經落後一大半了的情況下設定的,再加上我把目標學校訂得頗高(雖然最後都沒上),導致在備考期間一方面充滿動力,一方面又倍受煎熬。這種極端的作法見仁見智,如果你本身對自己要求很高,我鼓勵你挑戰自己的極限,畢 竟考場各種意外都可能發生,準備得越廣越深越保險;如果你不想要靠非理性信念支撐自己整個考研過程, 就依照自己的方法就好。

Story 𝐅

諮商這科不僅要讀得廣還要讀得深。不夠廣可能完全寫不出來,看到題目就傻住;讀得不夠深又寫不出什麼東西,有寫跟沒寫一樣。實際上,在短短一年的準備時間裡幾乎不可能做到兩者兼具,因此在目標設定上,可以稍微不那麼緊繃,允許自己有不熟悉的領域,盡量均衡的讓自己能對接觸過的議題或概念略知一二就好,若有餘力或有興趣再深入。先求有再求強。

Story 𝐆

統計可能是很多人的大魔王,我的作法就是搞懂之後用大量的題目練習來鞏固與釐清學到的概念,若有不會的就厚臉皮的去問郭易老師。老師可能看起來很兇(我是不怎麼覺得啦),但都已經繳錢補習了,把客家人的精神拿出來,不一定要打破沙鍋,但一定要問到底。等到跟老師混熟之後,後面問問題就完全不需要勇氣了。這門科目是一層層累積上去,從最一開始就要好好打底,不然後面時間越來越急迫、課程難度變高的情況,往往會使人難以掌握。

Story 𝐇

我覺得備考期間最難進入讀書狀態的時段是2月(筆試月)。似乎很多人都會將自己報考的第一間學校當作審判日,即使目標學校是在下禮拜甚至下下禮拜才考,還是很容易因為一間間學校接續考完而鬆懈下來。我也不例外。從我最後考試結果可以看到:在二月初和三月初(二月底)考的四間學校都通過筆試,而中間兩個禮拜的三間學校都沒通過。在這邊提醒大家要額外注意筆試月鬆懈的問題,尤其是目標學校的考試在中間或後面才進行的同學們更要謹慎小心。

Story 𝐈

到考前一個月我突然有一個天真的想法:每間學校的教授擅長領域都不同,既然Corey是聖經、那麼所有教授都應該會以這本書為依據來出題與改題。於是我加強自己對Corey的熟悉程度,自以為用書中的語言作答就可以得到老師的歡心。結果就是我從師大和國北的成績單上得知我的假設根本大錯特錯。我想教授看書看膩了,想要看的是學生自己的解釋,而不是另一個調書包的背書機器。建議大家在作答時還是以自己的反思為出發,可以運用書中的名詞與說法,但千萬不要整份挪到考卷紙上,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Story 𝐉

我有參加一個五人的讀書會,除了我之外另外四人都是重考第二年(甚至第三年),且過去各自都有進到如師大、國北、彰師、政大等校的面試,是無庸置疑的強者。而我在其中自然而然就是菜味最濃、實力最弱的一個。每次在討論考古題時都覺得自己在努力追趕他們,常常被他們引用的觀點和理論嚇到(因為我聽都沒聽過),也會震驚他們的考古題寫法有多漂亮。而我也只能盡全力把沒聽過的變成略懂、把解題架構學起來。考完試後,我向他們坦白自己的追趕心境才赫然發現,原來其他成員跟我有一模一樣的想法和感 覺,都覺得其他四人超強、自己很努力的想要達到對方的程度。最後我們就在五個人都默默以彼此為目標的情況下全部上榜,且每個人都至少通過三間學校的筆試。